4月21日,[career讲坛]系列讲座——“立足航天,发挥优势”在正新楼14如期举行。本次讲座请来了工大的校友、航天科工集团人力资源部调配处副处长王间先生为工大的学子指点迷津。王先生1995至1999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家电控制及自动化专业;1999至2002年任航天科技集团一院230厂技术员,2002年至今任航天科工集团人力资源部调配处副处长一职,负责公司人才招聘、人才规划、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
王先生语言诙谐幽默,言辞中肯,谈论问题开门见山,一针见血。首先它用几个寓言故事告诉了大家做人、做事的心态,
然后王先生简要介绍了航天科工集团的发展现状、发展目标、未来规划、人力资源、公司待遇等内容。现列举同学们关注的几个问题如下:
人才引进概况
相关数据如下:
2007年所需人才专业分布情况:电子与信息类:招聘457人,占25.6%;机械类:招聘385人,占21.5%;航空抗天类:招聘208人,占11.7%;材料类:招聘140人,占7.8%;其他类:招聘594人,占33.4%。
2008年人才需求量:

王先生指出,由于科研生产形势的需要,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博士、硕士毕业生将继续成为集团公司人才引进的重点。2008年集团公司需求高校毕业生1636人,博士生77人,硕士812人、本科生660人,大专生87人。与2007年相比,总量略有下降,硕士生需求量增长123人,本科毕业生需求量减幅明显,减幅达145人。从需求专业看,电子与信息类、机械类、航空航天类、电工类、材料类仍为航天科工集团各单位需求主体。
职业生涯管理
试用期:刚来1-2年,安排导师传、帮、带,不期望大的价值回报,以培养、学习为主,根据员工不同可长可短。
发展和立业期:制订职业生涯计划,确定或调整发展目标和路线,通常采用双通道设计,技术和管理、技术与市场等,共同努力创造价值。
新员工聘用策略:中期聘用3-6年,太短与集团关注员工长远发展相矛盾,太长不利与人才合理流动和人才淘汰。
人员淘汰:考核不合格,解除聘用(劳动)
薪酬及福利
航天单位职工年收入在所在地区基本为中上等水平,部分单位能够达到上等水平,工资结构主要以基本工资、津贴、各类奖金为主。例如066基地设计所在湖北,46所在呼和浩特,二部、财务公司在北京。对待新引进高校毕业生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补贴政策,并有一定数量的一次性补助-“安家费” 。福利待遇主要以带薪假、节日费、生日费、房补、车补及车改保险(四险一金)、补充养老及医疗保险、医疗体检等,策略以高福利及完善的福利为主。
企业文化
国家提倡的四种精神:
1.大庆精神
2.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3.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
4.青藏铁路精神:挑战极限,永创一流
王先生还指出“好的工作”并不具有统一的标准,因人的价值观而定,所以大家应从自身出发,以自己为中心定义和规划求职之路,不要盲从。
讲座结束后,王先生又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此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五月八日讲坛将推出有关IT行业方面的讲座,欢迎同学们继续关注与参与。





学生职业发展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