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 服务热线:010-56255101
万家电子招标平台
 
教育搜索:  
· 当前位置:首页 > 商务学院 > 院校动态 > 正文
    院校动态 更多>>

·全国MBA指委会专家赴中...
·中财收取2009年秋季M...
·2009年在职MBA联考...
·湖北20名国企高管将首次...
·"MBA学习与你的职业生...
·09复旦MBA预审材料中...
·人大"长安奖、助学金"设...
·到国外念MBA需做好的准...
·华东理工09在职MBA报...
·清华经管学院农村医疗体系...
·有工作经验者读商学院更易...
·"第三期西部院校MBA教...
·联考经验:2010年新版...
·北大国际(BiMBA)与...
·华东师范大学首届"大夏杯...
·2009年长江商学院西安...
·中欧MBA09级MBA新...
·上交大高级金融学院明年首...

    院校动态

赴美留学同比翻一番 高中生留学热激励高校变革
日期:2009/7/27
目前,高考招录工作尚未结束,但海外高校的生源“大战”已经在国内悄然展开。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国内的美国留学市场异常热闹,很多美国高校纷纷“出招”,广招中国生源,就连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和康奈尔等8所美国常青藤盟校也不例外。

  赴美留学人数同比翻一番

  据嘉华世达国际教育交流有限公司美国项目部负责人王敬透露,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已受理大约1500名学生赴美留学的申请,较去年同期增长50%。在申请到美国就读本科的学生中,超过60%的申请者是国内成绩拔尖的高中生。

  为了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8所常青藤盟校不仅开设了更多的专业,供学生根据各自需求和条件进行选择,而且还适当提高了助学金和奖学金项目的预算。其中,哈佛大学向新入学学生提供的各项资助总额创历史新高,仅奖学金总额一项就高达14.7亿元人民币。

  究竟有多少内地学生选择就读美国高校?据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中国内地参加SAT(俗称“美国高考”)的考生人数较去年翻了一番,达到1.5万多人。其中,包括耶鲁、普林斯顿、宾夕法尼亚、哥伦比亚等在内的美国高校,最近5年招收中国学生的人数持续增长。

  据哈佛大学国际事务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校2007至2008学年共有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400名,占总人数的10.22%,这个数字比16年前增加81.8%。

  海外知名高校中国觅生源

  为什么海外名校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内地?王敬认为,一是随着近几年中美交流加深,有着充足教育资源的美国高校迫切需要从其他国家招收优质生源,而中国内地高考的激烈竞争,成了美国高校进入中国教育市场的最佳时机;二是近年来美国留学签证政策逐步宽松,为中国学生留美创造了条件;三是国内学生、家长对出国留学有了更多了解,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有了比较早的规划;四是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相继缩减,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主动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办学经费。此外,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一部分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寻找更便捷的途径。

  李洋是北京朝阳区一所知名中学的高三学生,今年高考成绩虽然已过重点线,在国内可以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但他最终还是选择去美国留学。对于儿子的选择,李洋的妈妈说:“从大学的世界排名和综合实力来看,国内的大学不如美国高校有竞争力。另外,美国许多高校的教学环境比国内要好,希望孩子出国后能学到更多知识。”

  在北京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一位送女儿学习英语的黄女士说:“虽然我女儿今年只是初三,但我们准备把孩子送到美国读大学。因为,孩子花同样的力气准备高考,可能在国内只能上一般本科院校,而考美国高校上好大学的机会可能更多。”

  国内高等教育还须变革图强

  王敬认为,相对于国内近千万高中毕业生而言,每年几万人留学海外,不会对国内高等教育造成太大冲击,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少数学生是因为国内高考失利而选择海外留学,绝大多数还是成绩拔尖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高校的生源质量。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美国高校在中国大规模招生,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至少具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大批海外名校将目光投向中国,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在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帮助更多中国家庭子女获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家庭的不同教育需求;另一方面,大批海外名校涉足中国高教市场,客观上给当前国内高等教育形成一种“倒逼机制”的外部环境,促进国内高校锐意革新,为受教育者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据教育部最新公布,今年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报名参加高考的只有750万人,有84万人未参加高考。范先佐不无担忧地说:“如果有一天这84万人,不是像现在一样分流至社会各个领域,而是通过‘美国高考’进入美国高校,那将对中国高等教育意味着什么?”

  “可以说,全球金融危机只是海外名校疯狂进入中国市场的起点,学术的国际化、教学的国际化、课程设置的国际化以及就业市场的国际化,都将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高校应加大改革力度,使培养的人才既能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也能满足不同考生、家长的教育需求。”范先佐分析说。


  友情链接: 中国工商银行 | 中国光大银行 | 中国建设银行 | 中国交通银行 | 中国万网 | 易趣 | 京东商城 | 智联招聘 | 东方财富网 | 迅雷在线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 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 太平洋电脑网 | 凤凰卫视 | 湖南卫视 | 中国移动通信 | 中国旅游网 | 携程旅行网 |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 世界银行 |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 |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 中国经济导报 | 安徽省招标投标协会 | 内蒙古招标投标协会 | 内蒙古中实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江西省招标投标协会 | 中国招标师在线 |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 上海宝华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 起重机械网 | 新能量电力商务网 | 国家电力物资交易网 | 东风招标网 | 中国节能产品网 | 电表英才网 | 变压器英才网 | 中国招标项目网

关于福入福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法律声明     意见投诉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25 万家电子招标平台 www.rwjia.com 京ICP备10215911号-8
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备案编号:11010702000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