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学宗旨
智利(智京)中华会馆中文学校成立于2003年7月5日。它是智利中华会馆理事会为旅智华侨华人子女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而集资创办的公益性的学校。其宗旨是通过传授中文和中华文化,提高华人华侨子女的文化素质,密切他们同祖籍国中国的联系,增强他们在未来世界的竞争力。
二、学校框架
学校在智利中华会馆理事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设专职教务长一人(由校长兼任),有业余教师7-8人。教务长主要负责学校管理、教学事务、财务支出、校刊编写、同家长的联系等。教师负责上课、学生在校生活和安全等等。学校每年召开一至两次有会馆理事会有关领导和全体教师参加的工作会议。学校从成立到现在,韩平伟女士一直担任教务长。
限于条件,学校目前只开中文课。课程设置有汉语拼音、中文口语、中文读写和自习课,适当讲授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知识。学生课本是中国国务院侨办推荐的由中国暨南大学主编并出版的汉语系列教材和中文系列教材。学校每年开课两个学期,每学期四个月,共计38个工作日。每学期末举行中文口、笔考试,年未给学生做年度品行学习鉴定。
学生在校人数每年保持在70至90人不等。学生年龄在6至16岁,按中文水平和年龄分班。学校现有六个教学班,每星期六上课四个小时,不影响他们平时在智利学校的正常学习。
三、学校工作情况
学校开课三年半来,来校学生分别学习了汉语拼音,《说话》一至四册,《中文》一至五册,另外还有一些文史地理知识。共举行了八次考试。全体教师工作努力,教书认真,克服了不懂西班牙语、缺乏教学工作经验等办学过程当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工作初见成效。绝大部分学生坚持到校,遵守纪律,有礼貌,学习刻苦,在中文学习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学校管理运转正常,已开始走入正轨。财务做到收支基本平衡,会馆略有补助。
四、祖国的支持和旅智华人的不懈努力是中文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文学校从筹备到开学上课,并坚持到今天,一直得到中国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侨联、中国驻智利大使馆、智利(智京)中华会馆理事会、部分驻智中资公司、全体家长及侨界各方的关心和支持。
开办一所中文学校是旅智华人百年来的愿望,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本届会馆理事会2003年上任后,立刻把办校一事列入工作日程。他们集资建造了校舍,同时还做了大量的组织、联络和宣传工作。中国大使馆对办校一事表示积极支持,向学校赠送了电脑、家具、书籍等办公和学习用品。全体侨胞积极行动,向学校捐款捐物。家长们不仅说服子女要学好中文,而且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在各方大力支持下,中文学校得以在2003年7月正式开学上课。开学后,由于大使馆的积极联系,当年8月和05年1月,中国国务院侨办先后两次向学校赠送中文教科书和少年儿童读物。2004年8月,广东省侨办还向学校赠送了乐器、图书、文具等物品。全国人大侨委、国务院侨办和中国侨联每年都有领导来学校参观和指导工作。
最难得的是找到了一批热心公益、不计名利的老师们。中文学校从成立至今,先后共有27位老师在此工作过,他们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心血和力量。2005年1月,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汉办)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中南美洲汉语师资学习班,在中国驻智利大使馆的推荐下,学校五位教师应邀前去参加。这一举动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历史的原因,智利中华会馆的中文教育起步较晚。面对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形势,我们深感学校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要做的工作很多。比如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如何稳定教师队伍,如何使学生保持对中文学习的兴趣,如何开展才艺活动等等。
智利(智京)中华会馆中文学校欢迎海内外各界人士对学校的工作给予指导和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