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服务热线:010-56255101
万家电子招标平台
 
教育搜索:  
· 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动态
    院校动态 更多>>

·全国MBA指委会专家赴中...
·中财收取2009年秋季M...
·2009年在职MBA联考...
·湖北20名国企高管将首次...
·"MBA学习与你的职业生...
·09复旦MBA预审材料中...
·人大"长安奖、助学金"设...
·到国外念MBA需做好的准...
·华东理工09在职MBA报...
·清华经管学院农村医疗体系...
·有工作经验者读商学院更易...
·"第三期西部院校MBA教...
·联考经验:2010年新版...
·北大国际(BiMBA)与...
·华东师范大学首届"大夏杯...
·2009年长江商学院西安...
·中欧MBA09级MBA新...
·上交大高级金融学院明年首...

    院校动态

涨价潮不影响MBA人气 金融危机降低机会成本
日期:2008/10/30

  10月25日,2008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正式开考,今年广东省参加在职硕士全国联考的人数是3.3万,而去年是4万,下降了7000人。其中下降人数最大的专业是工程硕士,在以往,该专业的招生占全国联考的近三成。而教育硕士的考生却有所增加,这主要源于一大批从事基础教育的一线领导者如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公共管理硕士(MPA)、公共卫生硕士(MPH)、体育硕士等变化不大。其中MBA作为最受欢迎的在职研究生考试,仍然是今年的最热。许多考生表示,MBA涨价和经济危机不影响自己读MBA的计划。        

  MBA报考人数仍在跃升

  回顾近年来在职硕士全国联考的报名人数,记者发现,呈现跳跃式发展:2002年只有2200人报名,2003年为3800人,到2005年增加到近2万人,2007年达到4万人。对于今年的考生回落,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广州教学部主任闫相国认为,主要是由于今年经济环境、自然灾害、教育政策的综合影响,这种变化属于正常,广东还有大量本科学历的在职人士有自我提升的需要。

  从在职考研的人数来看,MBA仍是最热门的。2008年的考研报名数字显示,研究生报名人数呈现下降趋势,但MBA报考的人数仍在上涨。全国有52000多人参加了2008年MBA的考试,比去年约增加26%~28%。报考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如今MBA考试对文科考生取消了高等数学,降低了门槛。有关人士预测明年MBA报名人数将创历史新高,增长幅度将超过20%。 

  金融危机反降低进修的机会成本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引发股市楼市暴跌,经济陷入低迷,可是对于教育培训行业反而可能是利好消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MB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孙建军认为,市场不景气,四处都在降薪裁员,这样以来读书的机会成本会降低。特别是对于全日制MBA考生而言,如果在经济情况好时进修,会损失很多机会和金钱。而现在不景气,正好充电。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招生总监蒋惠婷认为,每次美国经济不景气都会带来教育行业的繁荣,因为大家将投资转向教育,并通过充电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而中国比较特殊,有两个分化。一些将钱投资于房产、股票现在被套牢者,可能没有资金读MBA。另一些准备投资的人,则会将投资转向教育。目前秋季班报考者比去年有所增加,估计今年顶多比去年增长10%。

  现场

  直击

  MBA辅导班考场抢生源 看好MBA发展前景

  10月25日上午11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MBA中心静悄悄,几位头戴钢盔身穿制服的保安围坐在花坛上,教室外面用绳子围起来,这里正举办2008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11时30分,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起,过了一会儿,整个教学楼沸腾起来,考生纷纷走出教室。

  Lily考完后面带笑容地给朋友打了个电话汇报后告诉记者,自己在一家国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这次报考的是暨南大学。“这次综合知识考试时间很紧,一分钟都不多。数学比想象的简单,逻辑判断有些难。”MBA涨价会不会影响报考和读书呢? Lily说:“不会,报考主要是因为职业发展的需要,如果考上了还是会去上的。”

  在考场外面,几家考研辅导机构在两侧分兵把守,摆放好自己的宣传板和宣传资料,等待着考生的咨询。据了解,在广州以前占据领先地位的几大MBA辅导机构主要有新起点、华章、太奇,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近来,又有两家外地的大机构进入广州,即来自上海的泰琪和来自深圳的华杰,广州MBA考前辅导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这次考试,这五家机构全部到齐,陪考的同时争取从其他机构抢到新的考生。

  几家机构均表示,今年MBA辅导班人数均比去年有一定增长。广州华章负责招生的小杨告诉记者,华章目前有5个班,所有的班加起来今年共400多人,比去年好。太奇、新起点的规模与华章差不多。泰琪6月份从上海过来,目前招生情况良好,已经达到180人左右。华杰10月份刚刚从深圳转战广州,刚刚开始招生。业内人士表示,“美国的MBA占高校毕业生的20%,而中国仅5%,MBA是企业急需的人才,我们看好MBA的发展前景。”

  华美中加高中举行terry fox慈善公益活动

  近日,广州华美中加高中举办“terry fox慈善募捐活动”,以纪念加拿大为世界癌症患者慢跑募捐的癌症患者“独脚英雄”terry fox。

  加拿大驻广州总领事Mr.Francois Rivest先生,华美学校校长熊嘉女士参加了募捐活动的慢跑环节,学生在校园里开展了义卖、义捐活动。

  近百学生家长参加学大考前心理拓展训练营

  10月26日,由学大教育主办的考前心理拓展训练营在该机构荔湾校区开营,近百位家长前来体验了此次公益活动。活动现场,心理咨询专家韦志中讲解了考前焦虑的表现,还传授了一些消除焦虑的方法与对策。        

  同等学力申硕VS在职攻读硕士

  在职人员获取硕士学位主要有两种途径

  同等学力申硕VS在职攻读硕士

  许多在职人士都想读个硕士学位,借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但又不想辞掉工作,放弃现有的薪水和待遇。对于这种“鱼和熊掌”的问题,如何才能两全其美?答案是选择在职硕士。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职人员获取硕士学位有三种途径:单独考试、同等学力申硕和在职攻读硕士。单独考试在1月份进行,一般限于用人单位推荐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要求本科毕业工作4年,业务优秀,有两名高级专业职务的专家推荐。虽然毕业可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但单独考试目前还仅限于少数人的选择。

  同等学力申硕一般针对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员,“先上车后买票”,先进行2~3年的学习,其间参加5月份的全国统考,通过考试者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攻读硕士目前只有18个专业,要先通过10月份的入学考试(即全国联考),录取后经过2~3年学习,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目前,同等学力申硕和在职攻读硕士是大部分在职人士获取硕士学位的两条主要渠道。

  发展态势对比:

  业内人士表示,同等学力申硕的历史比在职攻读硕士长,而同等学力申硕大部分又是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员。“2001年至2007年,广东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达到高峰,出现遍地开花的局面,连西部一些普通高校也在广东设点招生。后来,由于生源减少,大部分省外高校举办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撤并,只剩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五家在广州招生。省内高校举办的占绝对主流,广东目前共有173个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招生规模达7600人。”

  在职攻读硕士的各专业中,工程硕士不仅招生数量大,而且持续火爆,除省外高校纷纷在广东设立招生教学点外,广东招收工程硕士的高校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汕头大学和深圳大学八家,而且各家高校的招生人数都是自定。工商管理硕士(MBA)经历了一段低迷之后,近两年招生也出现火爆,广东6所高校每年招生MBA的规模达500多人。

  投资风险对比:

  据了解,同等学力申硕和在职攻读硕士都需要2~3年的学习时间,前者的学费普遍低于后者5000元左右。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同等学力申硕是首选。“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这类形式还是有很大的投资风险,因为这种学习形式是先交钱入学,再参加5月的全国统考,如果在入学后五年里不能通过全国统考,那么是不能取得硕士学位的。这时,从某种意义来说,钱也就白交了。”某高校广东教学点的负责人称。

  而在职攻读硕士要先通过入学考试,“要是入学考试一直没过,那你就一直没有机会攻读硕士学位。这时,你付出的就是时间成本。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人,连续考了五六年,英语都没过,最后放弃了。”

  同等学力申硕与在职攻读硕士对比

  同等学力申硕全国统考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

  报名时间        3月                  7月

  考试时间        5月              10月

  学习特点 先学习后参加全国统考  先参加全国联考后学习

  获得证书 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证  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证

  学费         20000~30000元     30000~35000元

  专业         涉及各专业         只有18个专业


  友情链接: 中国工商银行 | 中国光大银行 | 中国建设银行 | 中国交通银行 | 中国万网 | 易趣 | 京东商城 | 智联招聘 | 东方财富网 | 迅雷在线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 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 太平洋电脑网 | 凤凰卫视 | 湖南卫视 | 中国移动通信 | 中国旅游网 | 携程旅行网 |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 世界银行 |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 |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 中国经济导报 | 安徽省招标投标协会 | 内蒙古招标投标协会 | 内蒙古中实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江西省招标投标协会 | 中国招标师在线 |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 上海宝华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 起重机械网 | 新能量电力商务网 | 国家电力物资交易网 | 东风招标网 | 中国节能产品网 | 电表英才网 | 变压器英才网 | 中国招标项目网

关于福入福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法律声明     意见投诉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25 万家电子招标平台 www.rwjia.com 京ICP备10215911号-8
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备案编号:11010702000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