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今世商战、工战,无非学战。”一方面,商海竞争日益激烈,这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另一方面,如何在金融海啸中立于职场不败之地,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在百忙之余充实自我,选择攻读MBA也逐渐成为职场精英们的不二选择。然而,商场上弥漫的硝烟味在暨南园的考场上也同样浓郁。据统计,我校2009年秋季MBA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将近500人,其增幅达到了28.17%,第一志愿录取人数118人,录取比例高达4.24:1;与此同时,调剂报名暨南大学MBA的人数100余人,录取13人,录取比例达7.7:1。 众所周知,暨南大学被誉为“世界华侨第一学府”,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是华商管理研究和华商管理实践生生不息的源泉,这也是我院提出发现华商知识,凝练华商智慧,传播华商文化,引领华商未来的思想基础。结合金融危机出现的背景以及未来企业的改革趋势,暨南大学对教育理念、教学模式、MBA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等均做出了适时的战略调整。据此,此次2009秋季MBA的复试评判标准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此次MBA复试除了着重考察考生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的判断能力、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能力、管理团队的融合与分工协调能力、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整合能力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增加考生对华商管理文化和社会责任的考察。这样不仅全面的考察了考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也充分的体现了学校对全球问题、社会热点、本土企业的关注和研究,这也是MBA项目所需要的教育环境。 对于2009级秋季的MBA同学们,吴菁主任形象的比喻为“已经”或者“即将”经历“三大战役”的战士:“考战”、“学战”和“商战”。吴主任解释到,第一场是短暂而残酷的“考战”。同学们经过一年多的全面复习,过五关砍六将,最终考入“百年暨南”,对于首战告捷的同学们,应该表示祝贺。而紧接着的第二场则是相对漫长而艰巨的“学战”,未来两至三年的学习生活、商科管理实践、理论研究等历程,将使得同学们再入熔炉,铸炼成钢。第三场是与暨南MBA终身相随的“商战”。希望酝生于金融风暴之下,成长于华商崛起之时的2009MBA同学们,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传承暨南文化,发扬华人智慧,树立一支独具特色的华商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