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产业与经济的腾飞对世界制造与贸易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的过快、过热、低附加值等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渐渐露出端倪,在这个发展十字路口上,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面对中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在世界生产体系中的地位?如何解决好生产高速扩张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为了更好地探索这些理论和实际问题,4月16日,我院联合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管理研究中心与英国布鲁耐尔大学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产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当天上午8点半,本次国际研讨会在友邦堂拉开了帷幕,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产业经济学系主任芮明杰教授致欢迎辞,美国杜克大学Gary Gereffi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Anthony P. D’Costa教授等相关领域内的权威学者纷纷到场,共同探讨在全球化与金融危机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我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次研讨会是一次高规格的学术盛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重量级学者专家的参与。美国杜克大学著名经济社会学家、全球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创始人之一Gary Gereffi教授在本次研讨会上从理论高度阐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这三个维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举例说明怎样才能形成这种新的发展格局。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Anthony P. D’Costa教授则从印度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产业——钢铁、汽车和IT行业入手,深入剖析了这三个行业各自的发展特点,以及民族企业、跨国公司与印度政府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他对印度产业发展的深入研究对于我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 除此之外,部分教授把关注的目光放在外资企业的兼并收购对中国产业企业的影响上。他们指出,外资企业的兼并收购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促进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但也可能带来市场垄断、冲击民族品牌等消极影响,同时,大家也探讨了政府如何制定正确的政策来引导外资企业的收购行为。 在当今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探索尤为意义重大。这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将使中国产业界获悉国际最新动态,还能让大家认识到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路径,从而帮助中国的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