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服务热线:010-56255101
万家电子招标平台
 
教育搜索:  
· 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动态
    院校动态 更多>>

·全国MBA指委会专家赴中...
·中财收取2009年秋季M...
·2009年在职MBA联考...
·湖北20名国企高管将首次...
·"MBA学习与你的职业生...
·09复旦MBA预审材料中...
·人大"长安奖、助学金"设...
·到国外念MBA需做好的准...
·华东理工09在职MBA报...
·清华经管学院农村医疗体系...
·有工作经验者读商学院更易...
·"第三期西部院校MBA教...
·联考经验:2010年新版...
·北大国际(BiMBA)与...
·华东师范大学首届"大夏杯...
·2009年长江商学院西安...
·中欧MBA09级MBA新...
·上交大高级金融学院明年首...

    院校动态

今年港校内地招生不涨价
日期:2009/4/13
“没有奖学金,我们就不打算去了。”“上不了我们想要的专业,那还不如在内地读名牌大学好专业。”“就算在香港读书,以后就业还是想回内地。”一年一度的香港高校江苏招生咨询会在南京举行。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8所港校接受家长面对面咨询。“跟”了五六年的港校咨询会,记者最明显的感觉是,从最初对港校的盲目追捧,到现在家长是越来越理性了,问的问题越来越“专业”,要求越来越明确,甚至近两年来咨询的人数都差不多。

  家长问的问题“老专业”了

  在咨询会现场,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浸会大学这三所名校显然最热,招生点前都围了好几圈家长,拿报名简章,咨询相关事宜,认真做记录。一名南京29中的孩子家长张女士还带来了厚厚一沓奖状。据张女士说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和表现一直很优秀,所以带着孩子这些“亮眼”的成绩单,就是替孩子咨询一下港校是否也对这样的“证书孩子”青睐有加。通过家长和港校咨询老师的交谈,记者也发现,家长问的问题越来越“专业”,像学费怎么样,奖学金多少,如何录取,怎么报名,甚至去年录了多少人,都是多少分录的这些问题都通过上网了然于胸,真是备足了功课。他们更想了解的是,网上找不到的问题。一位从无锡赶来的家长问香港中文大学的老师,内地的学生去了,第一年应该比较难适应,你们有专门的措施帮助孩子适应吗?有专门机构帮孩子疏导心理吗?香港中文大学陈老师回答说,该校为每位学生安排一名辅导员,学生事务处还设立来港生组,负责帮学生适应校园生活。第一年,对内地生而言,主要是语言关和心理关,香港中文大学是全英文教学,孩子一定要英语好,另外,生活中以粤语为主,要学习广东话,这些学校都会开设专门的班。要尽快过心理关,大一新生可以多参加内地生联合会,在这个组织中,学兄学姐会以过来人身份提供经验教训。这位家长赶紧说,“对,我在网上也看到有这个组织的。”另一位南京的家长问,如果得不到“入门奖”,进校后还有得奖学金的机会吗?陈老师回答说,人人都有机会,但这个奖学金名额是全校竞争的,难度较大。

  大部分港校不涨价还有利好

  金融危机下,今年大部分香港高校将给予内地学生“学费不涨”、“毕业后可留港一年”等多项优惠政策,以吸引内地考生报考。今年除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的学费有所提高外,大部分港校将维持2008年的学费不变。除了学费不变外,香港特区政府还接连出台了多项刺激报考政策。如,以往没有获得香港入境事务处处长批准的非本地学生是不可以在港兼职工作的。现在,全日制的非本地学生只要在港就读时间不少于1学年,便可在院校的安排下,从事与学科有关的实习工作;就读期间还可在校内兼职打工,但每星期不超过20小时;暑假期间打工时间不受限制。特区政府还延长了毕业生找工作的期限,以前允许内地生毕业后3个月内可在香港找工作,但从2008届毕业生开始,无论学生有无找到工作,均可以在香港待一年时间。不过记者在现场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利好并不能吸引家长的目光,他们决定是否选择港校的理由主要取决于两因素,一是孩子的意愿,二是获得奖学金的希望有多大。

  “没奖学金我们就不去了”

  目前在江苏招生的港校共12所,从2007年开始,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列入统招提前批次,也就是说,考生报考港校并不影响到后面本一批次的录取,这让考生和家长敢于尝试报港校。但是一年七八万港元的不菲学费让普通家庭难以承受,这让很多家长把希望寄托在奖学金上,得不到奖学金就不去了,尤其是那些成绩优秀,有希望上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生。一位常州来的家长说,他们家的孩子成绩很好,很有实力冲击香港诸多高校的奖学金,如果能拿到奖学金,那就能免费上个大学,而且是一流的大学。孩子能在外面多长一些见识,能够接受那种中西合璧的教育。但如果拿不到奖学金可能就不会去了,不说清华、北大,上南大、复旦也不错。孩子真有想法,可以出去读研究生嘛!

  家长重“金”,学生则更看重教育。由姐姐陪同来咨询的李同学,是苏州外国语学校实验班高三的学生,本来成绩就很优异的她,在和学姐的交流下,高二时就产生了去香港念书的想法,当问到是否很看重奖学金的问题时,李同学说:“根据一模的成绩预估自己考取香港教育学院的把握还是很大的,至于能不能拿奖学金还是要看高考的发挥,但家里还是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所以不会过多考虑。更向往的是香港的英式教育,学习的氛围和教育制度都和内地不太一样,很想去开拓一下眼界和锻炼一下自我的能力。”

  过去选择去港校读书,就有希望留在香港就业是最大吸引点之一,然而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家长对此并没有强烈意愿,一位南师附中家长说,现在还没有明确想法,眼下金融危机中的香港就业形势同样严峻,其实就算在港校读书毕业后还是希望孩子回内地工作,内地的机遇和发展应该更好。

  招生专家称“锁定”的人群相对固定

  香港中文大学入学与学生资助处负责人陈敬航老师负责内地招生已经5年了,每年都会在全国各地举办招生咨询会。他也有同样的感觉,现在咨询会更有效率,针对性很强,家长和他们的交流很实际,问的问题也在“点子”上。香港中文大学近几年在内地招生人数稳定在250人左右,锁定的人群也应该是比较固定的,即有意愿,有经济实力,有能力,高考分数达标的这群学生。今年港校拒绝招收内地保送生,这更杜绝了过去“脚踩两只船”的现象发生。在陈老师的眼中,能进该校的内地生全是尖子,一般都是全省前1000名内的,因此学习能力很强,基础扎实。而江苏学生整体特别优秀,很受老师们青睐。最大问题是生活适应能力,港校更适合那些喜欢挑战、敢于直面新鲜环境的考生,独立性强、有自我管理能力的考生。因此有意愿进港校读书的学生现在就应该补补“独立课”。


  友情链接: 中国工商银行 | 中国光大银行 | 中国建设银行 | 中国交通银行 | 中国万网 | 易趣 | 京东商城 | 智联招聘 | 东方财富网 | 迅雷在线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 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 太平洋电脑网 | 凤凰卫视 | 湖南卫视 | 中国移动通信 | 中国旅游网 | 携程旅行网 |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 世界银行 |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 |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 中国经济导报 | 安徽省招标投标协会 | 内蒙古招标投标协会 | 内蒙古中实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江西省招标投标协会 | 中国招标师在线 |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 上海宝华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 起重机械网 | 新能量电力商务网 | 国家电力物资交易网 | 东风招标网 | 中国节能产品网 | 电表英才网 | 变压器英才网 | 中国招标项目网

关于福入福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法律声明     意见投诉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25 万家电子招标平台 www.rwjia.com 京ICP备10215911号-8
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备案编号:11010702000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