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这个经济寒冬,使很多人的教育投资意识空前增强。在前几年经济景气的时候,白领们争相投资股市、楼市。而当现在全球经济一片低迷的时候,重新回到校园读MBA或者进行其他形式的“充电”,成为了不少白领“过冬”期间的选择。
但相比MBA招生的火爆,今年的EMBA招生却遭遇了多年来的第一次寒流。据了解,在广东,今年一些内地商学院的EMBA报考人数相比往年都有所下滑,而那些在广东招生的外地院校EMBA班招生情况更是遭遇了寒流。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因为很多企业的老板同那些选择读MBA来充电的白领们不同,他们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带领企业走出困境,因此在这个时候无暇回到校园读书。
今年的EMBA招生有点冷
在华南地区,中山大学的管理学院、岭南学院是最受经理人、企业老板群体欢迎的两所商学院。在各种国内、国际的MBA、EMBA排行榜中,中大管院、中大岭院在华南地区的商学院中的排名中一直位列前茅。据称,由于“报考人数太多、竞争太激烈”,“想去中大读MBA(EMBA)真的很不容易,就算是找后门都非常难”。“虽然中大的EMBA学费差不多要26万,但学位差不多已经提前两年早已被预订了”,“中大EBMA”这块“金字招牌”在华南地区高级职业经理人、老板群体中的欢迎程度,一直让其他商学院和在广东招生的EMBA项目招生负责人感到羡慕不已。
尽管今年的MBA招生形势非常火爆,但中山大学这两所商学院的EMBA招生今年却第一次出现了报考人数下降的现象。据媒体报道称,今年中山大学的管理学院、岭南学院EMBA招生量都下降了,而且下降幅度达到了20%以上。据了解,中大管院和中大岭院近年来每年的招生规模大约为300人,虽然每年的报考人数大大超过了计划的招生规模,“但要想维持这一规模并保证质量不下降,的确是有点难度”。在“要么降低标准维持规模,要么追求质量削减规模”面前,中大管院选择了“瘦身保质量”的做法,将把明年的招生控制在200人以内。而中大岭院则加大了宣传力度,“希望有更多的候选人可供挑选,在保量的基础上保质”。
据了解,虽然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由于招生名额只有一百多人,招满学生还是比较轻松的,但一些业内人士预测,其他在广东地区招生的商学院特别是那些在广东招生的外地院校的EMBA项目,“恐怕很少有能够招满2009年的招生名额的”。
据一位运作两所在广东地区招生的EMBA项目市场推广负责人私下向记者透露,截至目前,“除了中欧商学院、长江商学院这两所很牛的商学院,其他从外地来广东抢食的EMBA班招生情况基本上都不理想,有不少外地院校在广东招生的EMBA班的报考人数还不到去年的一半”。
经济低迷,老板无暇充电
前些年在广东越来越受老板们欢迎的EMBA招生,今年缘何遭遇寒流并同MBA招生的火爆形成鲜明的反差呢?有关人士认为,这种“MBA招生大热,EMBA招生遇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MBA、EMBA的生源结构不同以及目前低迷的经济形势给这两个不同的群体所造成的直接影响不同所造成的。
“读MBA群体主要是在职白领,而读EMBA的主要是企业老板。当经济好的时候,股市、楼市是很多白领的投资重点。现在经济低迷,原来很多忙着赚钱、或因为机会成本太高而无暇读书的白领,在现在这个时候纷纷把充电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希望通过教育投资来提升个人的职场竞争力,这造就了当前MBA招生的异常火爆。但是,EMBA招生的情况却大相径庭。”实战MBA创始人、北京大学研究员李懿恒博士认为,和白领群体趁经济低迷时热衷读MBA充电不同,企业老板、高管们“现在最紧迫的事情恐怕不是到校园充电读书,而是怎样度过当前的危机,他们必须承担起带领企业保命自救、走出困境的重要角色”。举个例子,当公司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产品积压、企业债务缠身的时候,老板们哪里还有心思回到校园静下心来安心读书呢?“对于打工的白领来说,读MBA是一种投资。而对于老板而言,读EMBA更像是一门生意。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去读MBA充电,对于白领来说也许是一笔划算的投资。但现在这个时候去读EMBA,对于很多老板而言却很可能是一桩赔本的生意”,广州韦博俊杰人才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惠忠认为,在经济低迷的时候,“老板们最需要的不是EMBA,而是那些能够帮助他们怎样走出危机、如何进行自救、具有很强针对性的短期高端培训课程”。
当然,并非所有的“天价EMBA班”的消费者都受到眼下低迷的经济形势的影响。据了解,例如,来自政府部门、大型国企的学员,这一群体由于有稳定的工作作为坚实后盾,足以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而据一些商学院统计,政府机构人员几乎占到所有培训生源的三成以上,在这一轮瑟瑟的经济寒冬中,来自政府、国企的培训需求和EMBA学院更是有明显的增加,而“减少的那部分学员主要来自地产、制造业等受到这次全球经济海啸冲击程度较大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