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业界,他的企业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他却鲜为人知。直到10月13日,温州首家小额贷款公司——苍南联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开门迎客,陈开云这个名字才引起了人们关注。
在进入金融领域之前,陈开云已涉足仪器仪表、软件、房地产、矿业及贸易等毫无关联的领域。
陈开云 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最新身份:苍南联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做一个“杂”企业家
“我不会去碰完全不了解的行业”
陈开云心中怀着一个梦想——将天信仪表做成该行业国际一流的公司。
“下一步,我们的目标就是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将天信仪表推向国际。”陈开云憧憬到。据了解,本月天信仪表将与一家德国公司谈合作事项。其实,做强仪表仪器仅是陈开云人生梦想中的一部分,他希望将天信仪表做成一个多元化企业。
“公司所处的行业,市场容量非常有限,仅30亿元左右,公司市场份额占有率再高,企业规模也很难再扩大。”陈开云坦率地说,“公司要做大,必须要走多元化道路。”
关于公司多元化发展,陈开云早已开始探索。
当前,天信仪表除了主业外,已涉足软件、房地产、矿业及贸易等行业。
“公司进入这么多关联性不强的行业,这与我的知识面有关。”陈开云笑着说。按陈开云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杂家”,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感兴趣,包括如何种蘑菇的知识。
不过,陈开云做多元化,有自己的底线,不会去碰自己完全不了解的行业,也不会一开始就大规模地去投资一个新产业,更不会放弃当前仪表仪器这项主业。“我如果感觉哪个产业有机会,就会去投点钱试试,一段时间后发觉可行的,就继续投钱,如果行不通,就当花一两百万元学经验教训。”陈开云说,“投资的产业多了,总会发现值得大投入的项目的。”
陈开云对目前涉足的产业中,对联信抱有最大期望。“尽管联信现在给天信仪表所带来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但是这是一个不可求的机遇,在一定程度上使公司拿到进入金融业发展的通行证。”陈开云认为,“对联信,我的梦想是,通过两三年的努力,将联信发展成为更具规模的放贷公司,如果政策允许的话,争取发展成村镇银行。”
至于对联信的憧憬会否实现,陈开云这样总结:“人要有梦想,甚至要有妄想,才会实现目标。”
家,他不惜血本,拿出公司共755份股权中的7份股权,将这位知名专家请回了家。同样,对其他一些重要的技术人员,陈开云也以天信仪表子公司的股权相许。
这些技术骨干拥有了天信仪表的股权,他们都一心地为天信仪表服务。
因为对公司高级技术人才的一次次股权相许,陈开云及天信仪表的数十位股东的股份在逐年下降。其中,作为天信仪表最大股东的陈开云,在公司的股份已从创办伊始的14%缩减到了10%以内。
“前不久,我们董事会又讨论通过给一位从上海引进的专家10份股权,这样我个人的股权就降到了8.2%。”陈开云透露。
轨迹
1956年出生;
16岁到温州一机械厂拜师学钳工三年;
19岁应征入伍,在新疆服役;
22岁,退伍后进入苍南当地一家集体性质的仪表厂,仅三个月被直接提升为钳工组组长,接着在一年时间里,他一步步地被提升为副厂长。
1986年,他所在的仪表厂进行重组,其经历起伏,从副厂长到生产科长,再到副厂长。
1995年,他从所在仪表厂辞职,联合12位仪表厂的同事,筹资50万元创办了三维仪表。
1998年,苍南县三维仪表有限公司与苍南华宇仪表有限公司合并,成立浙江天信仪表有限公司。
2001年 ,收购了苍南仪表三厂51%股份,同时通过增资扩股完成公司产权的第一次大调整。当年,公司还全资创建了上海天信仪表有限公司。
2002年,创建苍南天信软件有限公司。
2005年,创建了浙江天信电气有限公司。
2007年,公司开始筹划组建无区域集团。
2008年,将天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做董事长们的董事长
“我只按规则解决问题”
在担当联信董事长一职之前,陈开云已身兼天信仪表及其三个子公司的董事长。
“不过,做联信董事长,不同于其他董事长职务,在联信所有的高层个个都是各大投资企业的董事长,要当好这些董事长们的董事长这对我将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陈开云说。
联信由12家企业法人共同投资组成,另外11家企业也均派遣了各自的董事长参与联信的日常事宜。这11家企业分别是苍南的纺织、塑编、印刷等支柱产业的老大或者前几甲企业,都不比陈开云所在的天信仪表逊色。
上任没多久,陈开云所谓的挑战不期而至。
联信开张的嚣闹声刚刚退去,公司股东已经在公司聘用人员的人事安排上产生异见。尽管股东个个都是各自企业的董事长。
“我不给任何一个股东面子,只按公司规则协调解决问题。不然,我会在他们中失去威信。” 陈开云在接毕一投资企业董事长的电话后表示。
或许,联信及其11个股东给陈开云带来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由于11个股东在贷款对象、公司人事安排等诸多方面很容易产生不同意见。“接下来,公司内部还会不断产生异见,但我想在公司规则完善的情况下,这些不同想法通过协调,是完全可以消除的。”陈开云自信地说。
陈开云对协调联信各股东间异见的自信,早在联信组建伊始那场股权争夺战中已有所确立。联信组建之初,共有19家苍南企业符合条件,但有企业认为分配到的股权过低而相继退出。当参与企业减到12家时,各企业仍为自身分配的股份多少而争论不休。此时,陈开云率天信仪表主动将自身股权降低2个百分点,以增加其他投资企业的股份比例,才平息了僵持不下的联信股权分配问题。
按规定,作为主发起人的天信仪表可以分配到20%的联信股权。
“我们将联信的股权降到了18%,目的在于表明天信与其他投资企业共同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的决心。这种情况下,其他投资企业当然也会领情。”陈开云说。
事实上,协调各股东间的异见,这只是陈开云在联信所面对挑战中的一部分。联信的12家投资企业,此前均未涉足过金融领域,包括陈开云在内的12名董事长级股东也对金融领域了解不深。“平时,我们只是跟金融企业打过交道,现在进入金融领域后,发现与制造企业在管理、经营等方面有很大不同。”陈开云坦言。
最近陈开云有点忙。
10月14日下午,陈开云本来约好记者在新办公室见面,结果他没有出现。而新办公地的工作人员说:“陈董很忙,我们也不知他在哪儿。”一小时后,陈开云接听了记者的电话。“没做小额贷款公司之前,尽管我是天信的董事长,平时很少人来电找我。“现在手机与办公室电话响个不停。”
10月13日,温州市首家小额贷款公司苍南联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信)开业,陈开云任董事长。
兵性难移
“公司发展如同士兵打仗”
在外人看来,陈开云在联信做董事长要像在天信仪表那样如鱼得水,可能会是一场奢望。
可是,陈开云自己不这么认为。“从15日开始,我就不会每天去联信那边坐班了,只会在每天下班前看看公司的经营数据,或者去解决需要我来协调的事。”对自己的计划,陈开云表示“一定会执行”。因为,他在做企业的30余年里,遇到的困难已不计其数,但是坚持着一直向前冲,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陈开云身上那股向前冲的性格,受益于三年铁道兵的磨练。“19岁到新疆当兵时,正值冬季,戈壁滩上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但通过努力,大家很快就无需住帐篷挨冻了。”陈开云回忆道。
陈开云身上的这股兵性当兵磨炼出来的秉性创办天信仪表以来始终贯穿着其中。
仅仅用了12年时间,陈开云与同创业的12位同事,将天信仪表从仅有50万元发展资金的家庭作坊做成燃气工业计量仪表的国内老大,目前,天信仪表的燃气工业计量仪表占有国内15%的市场份额。
12年间,天信仪表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坚定不移地坚持产品创新。
“只有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公司的销售规模才能快速上升。这就如同战士打仗,后方不断给战士提供武器,加以战士勇敢地向前冲,最终就会取胜。”陈开云形象地比喻道。
要想产品创新,必然要有强大的技术人才。
如何引入仪表领域国内一流的专家,并愿意呆在苍南这样的小地方,这成为创业刚开始的几年陈开云头痛的事。
1997年,陈开云相中辽宁一国企的一位国内知名仪表仪器方面专
郑俊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