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燕
中国高速传动(00658.HK)周四晚上发布公告,称将通过额外选择提早终止权,终止涉及10393800股股份的股份掉期,并购回金额为2.55亿元的可换股债券。该股昨日恢复交易,股价一日上涨28%,收报于6.00港元。
公告显示,中国高速传动在10月24日,通过场外交易,支付22293997美元购回金额为2.55亿元的债券,占未偿还债券本金总额约12.77%,并在将来市价估值吸引时,在公开市场进一步购回债券。公司行使股份掉期项下10393800股股份的额外选择提早终止权,但剩余股份的提早终止权的行使还需与掉期对手协商,目前无法保证协商可达成任何协议。
遭遇“衍生门”
该公司在今年5月14日发行可转债时与摩根士丹利之间签订的股份掉期协议曾使该股股价一度暴跌。
上周,投资者还未完全从中信泰富汇兑亏损事件的错愕中回过神来,惊闻该股与衍生品有染,马上大量抛售。10月23日,该股股价一度跌至5.65港元,创上市来新低,全日收报6.5港元,一天跌幅达29.42%。24日下午2点51分,公司要求该股停牌,停牌前收报4.7港元,比前日又下跌了27.6%。
今年5月14日,中国高速传动在发行总额为19.963亿元的可换股债券时,与摩根士丹利,即股份掉期对手,就价值为11.13亿港元的公司股份进行了一现金结算的股份掉期交易安排。初步价格为13.68港元。
该掉期交易到期日为2011年5月14日,届时如果该股股价高于13.68港元,则摩根士丹利向中国高速传动付款,如果低于13.68港元,则中国高速传动会付出款项。
据测算,该公司股价自13.68港元每下跌1港元,中国高速传动就要向摩根士丹利支付8140万港元,并将抹杀公司2%的净利润。
分析人士指出,事实上,公司在发可转债时作股份掉期交易是常见、合理的安排,目的是对冲公司股价上升的风险。之前,碧桂园在发行可转债时,也与美林作了同样的掉期安排。
东泰证券董事邓声兴指出:“如果公司股价上升到高于可转债行使价的水平,那就意味着可转债的持有人能以低于市场价格得到公司的股票,因此在会计账面上就会出现亏损。而股份掉期交易是为了在股价上升时,公司能够从掉期交易对手得到现金,弥补这一损失。”同时,股份掉期还可以相对对冲未来债转股所带来的股本稀释风险。
一般而言,公司做这样的掉期安排,是出于对未来股价怀着上升的预期。但股市有涨跌,价格波动难以预料,如果没有金融海啸的来袭,这样的掉期交易是公司和投资银行共担风险的一种合理安排。
投资者过敏
然而,中信泰富事件使得投资者在顷刻间变成了惊弓之鸟,闻“衍生”二字色变。里昂证券在21日发表的报告中,列出27家公司涉足衍生品交易,其中也点到了中国高速传动的这份股份掉期交易。
新鸿基证券策略师彭伟新对记者说:“现在投资者一听到衍生品,就觉得是不好的东西,马上要抛售(有染衍生品)的股票。而事实上中国高速传动的掉期(Swap)和中信泰富的外汇累计期权(Accumulator)是完全不同的产品。”
掉期是一个公平的交易,交易对手各承担相同的风险。而累计期权则全然不同,上涨有上限,下跌却没有下限,还要双倍以贵价接货。同时,衍生品在诞生时的最初使命是为了规避交易中的风险,但是,它生来就有亦正亦邪的本性,如被用于投机,或市况出现动荡,那风险将成倍放大。
记者在查阅中国高速传动今年的半年报时发现,于2008年6月30日,该股份掉期的公允价值还录得121万多元的收益。
同时,该公司风电板块销售在上半年达到了5.7亿元,占整个中国高速传动上半年总销售额的42.5%,同比增长率为86.2%,其中主流产品1.0MW到1.5MW的产品销售增长2.3倍。第一上海证券的最新报告指出,预计该公司全年销售额将超过30亿元,其中全年的风机销售将达到14亿元,将较去年同比增长90%以上。
但是,中信泰富巨亏事件将金融海啸的恶浪再度推高,触发中国高速传动的股价大幅下跌,这时,这个股份掉期交易就显示出其杀伤力来,并把公司推进了恶性循环的深渊,即股价越跌,公司损失越大,而损失越大,则股价就进一步下跌。
同时,中国高速传动的实际控制人、在《2008胡润百富榜》上曾以23亿元的身家列名第351位的南京巨富刘学忠和李月兰夫妇身家也大幅缩水。
香港联交所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高速传动的主要股东为Luckever Holdings Limited公司,而刘学忠、李月兰夫妇合共持有该公司的全部权益,换言之,两人持有中国高速传动13.93%的股份。由此计算,至10月24日,刘学忠夫妇已损失达数亿元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