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DI指数恢复至2000年水平,航运业集体受重创的形势下,中国远洋业绩并未停航。昨晚中国远洋发布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达332.2亿元,净利大增67.4%,每股收益累计达1.93元,同比增37.9%。除集装箱业绩略有下降、干散货业绩仍好于同期。
中国远洋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净利达55.6亿元,同比增18%;前9月累计净利同比增67.4%;每股收益累计达1.93元,净利现金108亿元。由于干散货业务大增,使得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大增41.1%,达953.81亿元;由于公司增加了租入船数量、市场租金水平上升,使预付款项增加了8.73亿元。而在建的干散货船、集装箱船按进度,支付款项同比升41.2%。
从各业务来看,干散货业务仍维持景气经营。除集装箱业务的货运量为152.61万标准箱,总收入下降7.8%至103.4亿元。干散货业务货运量7164万吨,同比增长9.7%,由于干散货船舶运力加大,新订干散货船舶62艘。物流业务方面,汽车物流受重创,前9月同比减16.2%。码头业务较同期升21.5%。
中国远洋表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第三季度航运市场大幅波动,信用证问题和价格下跌所引起的大宗商品贸易下降等,导致集装箱、干散货市场的大幅波动。尤其是干散货市场,BDI指数由第二季度末的9589点暴跌至9月末的3217点,跌幅达66.5%。公司通过加强营销、严控成本、继续推进大客户战略等措施,取得了稳定的业绩。截止到9月末,作为避险工具的远期运价协议(FFA)交易对公司前9月份净利润的影响为-4.3亿元,约占净利润的2%左右。
长江证券一位航运分析师表示,受行业景气度影响航运公司都加大风险力度,行业周期将走低,中国远洋通过各种可控手段,应对接下来的各种考验,但全年业绩符合预期。(记者刘珊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