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老总
谈“过冬”
宅急送副总裁熊大海:
“民营企业没有外资巨头们的资金和管理优势,但我们要生存下去必须度过这一困难时期。”
文/本报记者 崔群
“成本上升、需求减缓和行业内竞争加剧三种压力同时存在,但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于业内竞争。”业内人士这样评论物流行业现状。一方面,外资巨头凭借资金优势逆市降价,争夺市场;另一方面,EMS、顺丰、宅急送等国内企业对包裹递送业务的竞争进入白热化,谁也不敢轻易抬价。
宅急送两次注资应对资金短缺
今年以来,物流公司的成本压力上升显著。但据相关报道,外资巨头联邦快递在一年内已对中国市场进行过四次大规模降价。业内人士分析,外资物流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资金和技术,国内企业本来迫于成本压力有抬价要求,但如此一来,谁都不敢动。
宅急送这家被认为是“领头羊”的民营物流企业目前的遭遇则是国内物流企业“过冬”状况的一个缩影。几天前,有报道称,陈平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建并打拼了14年之久的宅急送,胞兄陈显宝正式接手帅印。有人猜测,陈平此番离开是迫于上市计划失败、企业传出亏损近亿元传闻以及近期裁员风波的巨大压力,选择了逃避。
日前,宅急送副总裁熊大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陈平依旧是公司总裁,只是因为身体不适需要病休两到三个月。并不意味着陈平已经离开宅急送。”但他没有明确回复两三个月后陈平是否会回来继续工作。
有消息透露,宅急送今年以来累计亏损金额近亿元。熊大海说,“宅急送今年在全国新设了3200多个网点,仅广州市内就新增80个。这近亿元资金是一种战略投资。”
目前,宅急送正在着手解决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8月底,董事会注入了第一笔资金;本月底还将有第二笔资金注入。
由于上市融资的计划又在9月破产,巨大的压力使得宅急送不得不采取裁员的方式来降低成本压力。熊大海给出的具体数字是3000名,不过他预计12月份会召回部分员工。值得注意的是,陈平的爱人和陈显宝的爱人在本次裁员中也均离职。“作为一个家族式管理的民营企业,必须要向现代公司转型。”熊大海说。
中小企业开始共享车辆和网络
那整个行业的情况怎么样呢?对此,熊大海说:“大家面临的困难是一样的,外资如联邦快递、民营如顺丰今年以来也都出现亏损。民营企业没有外资巨头们的资金和管理优势,但我们要生存下去必须度过这一困难时期。”
记者获悉,目前,另一家民营物流巨头顺丰快递已压缩了自身的空运业务,改为公路运输或包舱位运输后转用汽运。而广东地区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已经开始共享车辆和运输网络以求共同取暖,渡过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