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亏压身,中信集团宣布协调的15亿美元备用信贷尚未明朗,中信泰富开始卖“子”自救。前日深夜,中信泰富及其上市子公司大昌行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昌行)联合发布公告称,中信泰富将出售所持大昌行的部分或所有股权。按昨日收市价计,其所持全部股权可套现约13亿港元,远不抵债,业内预计或将出售更多子公司股权。
此外,香港证监会已展开对中信泰富延迟披露的调查;市场怀疑信息延迟披露期内有人知悉内情而获利,港交所已接获相关投诉。有香港议员更指中信泰富丑闻败坏香港形象。
受其牵累,中信集团、中信国金和中信资源等多家中信系公司被标普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大昌行盈利极佳
10月21日,作为中信泰富控股的子公司、同在香港上市的大昌行随中信泰富暴跌,跌幅20.18%.随后,中信泰富联合大昌行联合发布公告称,中信泰富董事会正就出售其于大昌行所持的全部或部分权益而进行初步商讨。受此消息刺激,大昌行昨天急涨48.276%,收报1.290港元,市值23.13亿港元。公告还强调大昌行并无任何正在生效的杠杆式外汇衍生合约。
大昌行于去年10月17日由中信泰富分拆上市,中信泰富现持股56.67%.经营业务包括汽车销售、汽车相关业务及服务、食品及消费品销售及物流服务,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拥有良好的业务基础及网络。
其中报显示财务状况稳健,且盈利极佳,可谓“赚钱奶牛”。截至今年6月底,资产负债比为9.2%,营业额95.19亿港元,同比增36.2%,纯利2.89亿港元,同比增37.6%.
巨亏难填或损更多股权
若中信泰富割爱,按昨天收盘价计算,出售所持全部股份可套现13.11亿港元。然而,相对于其目前155亿港元的亏损,只算杯水车薪。
因此,业内预计,中信泰富可能还会卖掉更多的赚钱奶牛。目前,其另一家上市子公司为中信1616,按昨天收市价计算,中信泰富所占权益为8.62亿港元。同时,中信泰富还对国泰航空持17.5%,以昨日收市价计,中信泰富所占权益相当于66.34亿港元。
此外,中信泰富还持有香港不少基建项目的股权。对此,香港立法会议员郑家富便建议,香港政府应该趁此机会回购其持有的东隧及西隧股权。回购价格方面,他建议政府出资35亿至50亿元回购东隧,20亿至30亿元回购西隧。
“败坏香港金融中心形象”
由于中信泰富延迟披露外汇投资,香港证监会昨天宣布对其正式展开调查。有市场人士怀疑,在延迟披露的3个月里,可能有人知悉消息而从中获利。截至昨天中午,港交所已收到约10宗有关中信泰富的投诉。
香港自由党立法会议员刘健仪更强烈表示,中信泰富丑闻影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形象,要求执法当局进一步调查事件,向公众交代。
中信系公司受牵连
事件影响扩散,多家中信系公司亦受牵累。昨天,标普将中信集团、中信资源、中信国金等列入负面观察名单,相关公司的债务亦全被纳入信贷观察之列,以回应刚把中信泰富企业信贷评级降为“BB”的行动。
标普认为,中信集团对中信泰富的财务支持,会对本身财务及盈利能力有负面影响。同时,中信国金及中信资源作为中信集团旗下公司,亦受母公司评级下调所影响。标普称,上述行动反映集团财务状况急速恶化,又欠缺适当之内部监管机制,以及透明度偏低。
而未来三个月的观察期里,不排除上述公司的评级会继续降低。标普表示,将会向中信集团了解其余下外汇合约的金额、流动资金状况以及风险管理。同时会评估母公司北京中信集团对中信泰富的支持,以及中信泰富日后增长策略以及如何应付这次危机。
本报记者 辛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