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燕华报道:全球经济低迷,国内房地产“过冬”,与房地产有着唇亡齿寒关系的地板、装修、家具等家居行业备受冲击。然而,国内地板企业龙头圣象集团此时却采取了“进攻型”策略,日前,该集团在广州召开媒体恳谈会,高调宣布要整合欧美资源,将逆市“抄底”洽购美国一家公司2000个销售网点,逐步将产业链扩军到全球,最终实现全球产业链布局。
由于美国房地产业大萧条,美国人家具购买欲望降低,家具连锁店大量倒闭。这被圣象视为去美国抄底的良机。“集团目前已委托一家美国中介服务机构展开收购评估等相关工作。”圣象集团企划部总经理宋涛透露,初步方案是通过股权收购获得这家美国经销商的控股权,希望借此收编后者的渠道,通过其2000个销售网点,从而进入美国主流市场。而该经销商是全球最大建材销售商家得宝的合作伙伴之一。
业界分析,上述收购的最大价值是,中国家居企业通过收编渠道商试行国际化。
在圣象集团掌舵人郭辉看来,国际化并非圣象扩大产品销量的唯一选择,在国内,不久前圣象就收购了红塔集团木板业务板块。“但就市场现状来看,人民币强势升值,美国经济增长步伐趋缓,正是‘抄底’的绝佳机会。初步预计,收购价格可能要投入几千万美元”。
对于有人质疑到美国开店,如何面对高昂的租金和雇工工资,以及极其严格的美国的劳工法等可能无形中消耗企业巨大资本的实际问题?
圣象回应,“出海”之前,已顺利完成资本对接。据悉,此前,圣象选择产业资本而婉拒了金融资本。美国花旗集团旗下投资基金花旗CVC Asia Pacific Ltd(下称“CVC”)通过收购亚洲创建集团股权的路径曾曲线获得圣象40%的股权。但现在CVC已悉数退出,接盘者为公司原大股东大亚集团。通过与大亚集团资产重组,圣象产业链向上游延伸,通过种植速生林,已拥有150万亩人工速生林地,计划未来速生林面积扩增到700万亩。
早在1995年,圣象就采用反向OEM模式,由德国厂商生产提供产品,然后贴上中国品牌“圣象”进行销售。十年之后,圣象又与瑞典康树集团、北美安德森合作,开发出“圣象·安德森”,“康树”等子品牌,返销国际市场产能高达50%。这一切,无疑为圣象“飘洋过海”逆市扩张积累了经验。 相关专题:
美国次级债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