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
会议要求,农业银行改革要以服务“三农”为方向,推进整体改制。要稳定和发展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和业务,建立县域事业部制管理体制,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全面改进金融服务。要转换经营机制,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控制体系,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服务。
会议研究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核准了公路、机场、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建设项目,决定加快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建设进度。
■ 解读
专家称农行已具股改条件,股改进入操作阶段
“三农”业务如何盈利受关注
本报讯 (记者吴敏)昨日,《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获国务院通过。中央财经大学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这意味着农行股改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农行股改的总体方针在2007年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确定,当时提出的“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十六字方针成为农行股改的圭臬。
农行股改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收官之战。此前股改的三家国有银行,先后经历了财务重组、成立股份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上市等步骤,农行股改也将经历上述阶段。但与上述步骤相比,农行股改的关键条件被认为在“三农”业务上。
经过此前一年半时间的准备,农行已经具备股改的条件。郭田勇表示,所谓具备条件,一方面是说,在农行的审计、不良资产剥离、注资等方面都做好了准备;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服务三农与独立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之间找到路径,这一方面的准备目前也被认为准备好了,“农行将来发展的关键仍在于此”。
“商业模式”方面的准备,是指从去年9月份开始,农行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吉林、福建等多家省(市)分行,开展服务“三农”试点工作,试点效果得到肯定。农行行长项俊波此前曾表示,农行的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特色就在“三农”细分市场和城乡联动上,这是农行未来经营战略转型的主要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