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维忠的U-right(佑威)店在北京东四灯市口南街,2001年他投资50万元加盟这家香港老牌服装连锁店,在当时也是一个大动作。多年来,朱维忠每年纯利都在10万元左右,相比之下,北京一些中档服装专卖店的获利还不如他。而今,今非昔比的他此刻如同失去娘家,一切突然没有了保证。目前,同他一样在全国516家门店遭遇着同样的命运,其中大约有1/3是加盟店。
随着香港知名钟表零售老店宜进利与成衣制造及销售商德发集团在今年9月份因无力偿还银行债务而宣告清盘。服装零售连锁企业佑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简称“佑威国际”)成为香港第三家宣布清盘的上市零售企业。
北京服装服饰设计学院院长高宏亮告诉记者,受“金融海啸”的影响,内地零售企业的连锁效应也正在蔓延。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已经对国内的终端消费产生了变化。而一度很热的加盟体制在这种风暴中抗风险能力较差。
扩张使其资金链断裂
公司的房产已经全部抵押给银行了。以前公司给员工发工资是通过当地一家信用社,后来换成农行,不久前又改为,每改一家,公司就能从那家银行获得不菲的贷款。公司还强迫部分员工在交行办了信用、借记两用卡,通过这个业务又从交行获得600万元贷款。
2006年9月10日,佑威公司在位于广东佛山顺德珠江大道的佑威服装有限公司进行篮球赛,近百名员工呐喊助威,在比赛过程中佑威公司的领导亲临现场观战并颁奖。事过境迁,两年后的今天,佑威国际这家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却因无力偿还欠下银行的逾12亿元债务而宣告清盘。
根据顺德总部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今年3月份佑威顺德基地以公司急需周转资金为名,向基地工人发出了集资号召,并承诺7月份返还,到时根据公司效益,认捐的员工除可以拿到本金外,还可以获得至少20%的分红。之前在2000年时,公司就开始员工集资,承诺每年给员工5%的利息,虽然不是强制,但公司的员工基本都参与了,今年以前,公司承诺的红利也都按时发放。今年3月的20%分红很高,有些分部的员工甚至拿出600多万元集资,仅3月份的员工集资款就大概有几千万元人民币。
顺德总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佑威国际曾想多种办法进行融资,但却未能给公司带来转机。据香港媒体报道,佑威国际在7月份时曾取得总额达1.5亿港元3年期银团贷款。虽然积极地募集资金,但佑威国际面对的仍然是股价的连续暴跌,因为从9月3日开盘至9月16日收盘,不到半个月,该股累计跌幅达72%,引起佑威国际“债主”银行们的关注,停盘时,股市资本几乎归零。这一切对于朱维忠等加盟商而言显得有些突如其来,“我觉得几乎是突然就和总部没有了联系。”朱维忠说。在朱维忠的门店上方,仍然悬挂着大大的“U-right”标志,只是他心中增添了很多疑虑。
这个曾经因速度快——每季推出500款新设计而在服装界知名的公司,从2001年即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正是快速扩张使其陷入信贷危机,顺德总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公司已经欠下银行不少贷款。“公司的房产已经全部抵押给银行了。以前公司给员工发工资是通过当地一家信用社,后来换成农行,不久前又改为交通银行,每改一家,公司就能从那家银行获得不菲的贷款。公司还强迫部分员工在交行办了信用、借记两用卡,通过这个业务又从交行获得600万元贷款。但这个款项根本没用在这边工厂,而是直接转到了香港。”
北京服装服饰设计学院院长高宏亮认为,造成佑威国际现在局面的一是今年银行及资本市场的融资效果均不理想,导致企业资金供应紧张;二是部分零售业在过去两年中不顾租金上涨大规模开店,今年销售量下滑导致企业入不敷出,资金链断裂。
50万元的加盟费……
佑威国际自1992年在广州开设第一家特许专卖店以来,总部在推出新品上保持了很快的速度,甚至能一年推出700余款服装供应专卖店,并为加盟商提供选址、形象设计、店铺陈列和广告宣传等一系列服务,而加盟者的门槛包括装修费只需要50万元。
朱维忠内心还是有一些期待,希望这样的局面很快能结束。他在7年前选择佑威国际是因为在当时其服装专卖店的特许经销模式很时尚,国内还很少见到这种高品位的休闲专卖店。他为此专门去了一趟香港,看到佑威国际在货品权益金、授权经营类别(包括男装和女装 )、年度管理费、供货价格、调换货支持(不跨季节一个月内不限次数调换货)等方面为加盟商考虑得很细致,同时也参观了其在香港的旗舰店,感觉很现代化。与此同时,上世纪90年代,佑威专卖店遍布内地华南地区多个城市。佑威国际自1992年在广州开设第一家特许专卖店以来,总部在推出新品上保持了很快的速度,甚至能一年推出700余款服装供应专卖店,并为加盟商提供选址、形象设计、店铺陈列和广告宣传等一系列服务,而加盟者的门槛包括装修费只需要50万元。
朱维忠表示,由于有不少老顾客还是认这个牌子,他更希望该品牌有人接手,自己还能继续做下去。
“目前,佑威的合伙人都在香港第一线紧张工作。”德勤合伙人杨磊明的助理沈晗在北京告诉记者,杨磊明和德勤的另一位合伙人黎家恩被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庭委任为佑威国际个别临时清盘人。佑威国际在面临8.5亿港元债务后,坦言无还款能力,这被外界认为是佑威国际走向清盘的直接原因。其实佑威国际的债务远不止这个数。
佑威国际的临时清盘人德勤合伙人杨磊明向记者表示,佑威总欠债约13亿港元,包括上市公司担保银行债务约12亿港元,以及没有上市公司担保的附属公司债务约1亿港元。同时,德勤表示,如果能够为佑威债权人取得最大利益,德勤方面还将代表佑威参与讨论与谈判,其目的之一是重组佑威业务或出售其资产。目前德勤正与佑威管理层、债权人及其他关联方进行磋商,审核佑威业务,并向有意全部或部分收购佑威业务的有关各方征集意向。据透露,目前佑威的状况没有达到破产的程度,而是被保护,以渡过难关。
现在的佑威国际还有被拯救的机会,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市场部陈艳红告诉记者:“现在的问题是通过清盘,尽快找一个能盘活佑威国际的企业来正常运营。”德勤的合伙人杨磊明表示,佑威现正和2至3个有兴趣的投资者洽谈,投资者对该公司的整体资产、在香港的零售网络及其上市地位均感兴趣。佑威是颇具规模的零售商,尤其在内地市场有不俗的网络,由于佑威大部分业务仍在营运中,所以希望可以尽快引入投资者,并期望在2至3周内完成股权变动。
佑威集团
佑威集团1989年创立(U-right)品牌,并于2000年11月1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上市,上市名称佑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627。佑威集团主要业务为设计、男女休闲服制造,并通过自营及特许经营模式,分别在香港、内地分销及销售(U-right)品牌服装。
佑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06年及2007年经营业绩分别为销售额13.44亿港元和17.74亿港元,获净利分别为1.21亿港元和1.34亿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