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传晓
尾随(000513.SZ),在回购B股股份问题上,(000625.SZ)有望再下一城。
10月17日,长安汽车与长安B(200625.SZ)同时发布公告,称因“公司目前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决定继续对长安汽车A 股、B 股申请停牌至2008 年10 月24 日。
记者从不同消息源得到的信息均证实,长安汽车本次停牌,与回购B股有关。但具体操作路径,尚不得而知。
早在丽珠集团启动B股回购进程之时,市场就对A、B股合并或有想象,但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即便长安汽车此番可以一蹴而就整合A、B股,这一模式也很难被复制到其它B股公司。
“长安汽车现金流还可以,再投资的话,因为目前行业不景气,也很难找到合适的项目,所以可能会借机解决A、B股分离的问题。但对于大多数B股上市公司来说,是很难拿出真金白银来做这件事情的。”一家B股上市公司的高管向记者表示。
而另一方面,丽珠集团的回购,也仅涉及到8.18%的B股股本,并没有彻底解决A、B股的问题。
就此,无论是丽珠集团还是长安汽车,或许都将成为孤本,而真正完美的解决方案,“或许只有等,等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广州证券研究员郭伟明向记者表示。
抄底回购?
“长安B股价低于净资产太多了,这或许是一个解决A、B股问题的机会。”上海一家券商的汽车行业研究员向记者表示。
2008 年半年报显示,长安B每股净资产为3.44港币,而停牌时,其B股股价仅为1.68港币,PB值仅为0.488。
而在上述券商研究人士看来,长安汽车此次停牌,一方面是响应国资委的号召,回购增持股份;而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借此机会彻底解决B股的历史遗留问题。
“我觉得有可能会整体回购B股,如果是一般的回购的话,也不需要停牌这么久。”该人士告诉记者。
长安汽车A、B股同时停牌始于2008年10月10日,迄今已经停牌6个交易日。
在此之前,“探路者”丽珠集团或许可以为长安汽车提供范本。
目前,丽珠集团已经取得国家商务部关于《原则同意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回购境内上市外资股相应减资的批复》,原则同意上市公司回购B股并相应减少注册资本。
就此,丽珠集团回购B股只待购汇,即可完成。该上市公司表示,本次回购部分B股尚需取得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对本次回购涉及购付汇的同意。
“(B股回购)在程序上不存在障碍,但你得有钱才行啊。”西南证券研究员张刚向记者表示。
即便是首开回购B股先河的丽珠集团,其回购的股份也不超过1000万股,占其B股总股本不足10%。
而对于长安汽车来说,全部回购B股,更需出价不菲。
长安B股目前总流通股本6.048亿股,大股东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167亿股。以目前的市值计算下来,全部回购,所需资金高达8亿港币。“而且你回购的话,越到最后,价格越高。”上述B股上市公司高管表示。
难以复制
即便丽珠集团和长安汽车,可以以开山辟路的方式,实现A股与B股的合流,这一模式多大程度上能为其它B股公司效仿,仍存悬念。
西南证券研究员张刚向记者表示,全部109家B股公司中,真正有充沛现金流进行B股回购的,“也就只有20家”,而对于大多数A、B同股公司来说,即便B股足够便宜,“目前也没有什么动力。”
而在郭伟明看来,经过这一轮股改,“大股东手中有大量的股票,但缺的是现金。”
而另一方面,虽鼓励回购增持的政策频出,但“监管层对B股并没有整体解决的方案出来,更多的是成熟一家解决一家。”
但对于很多B股公司来说,B股的融资能力已经基本丧失。A、B股合并终将成为大势所趋。
继雷伊B(200168.SZ)于2000年10月27日首发上市以来,B股再无新上市公司,而QFII的实施和大量内地企业赴港发行上市给予了境外投资者更多的选择。B股市场在较长时间沦落为以境内自然人为主要投资群体的市场。
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尚无定论。
张刚分析,B 股公司若采取以退市为目的的收购行为,则要看大股东的实力,并不适用于所有公司。而如果B股与A 股合并,则需直面资本管制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