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报道了ST科健(000035)公告称将终止同方集团重组的相关事宜,疑引入新投资方。昨日,ST科健再发公告,以核实有关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深圳办事处(下称华融资产)单独处置债权的报道内容为由自昨日起停牌。
北京产权交易所10月13日公告,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深圳办事处欲整体转让1.88亿元债权,均与ST科健有关。疑为与同方的重组终止后债权方已失去耐性,债委会内部生变。
董秘通话噤若寒蝉
以“生变”、“起疑”等字眼描述ST科健重组已显得有些乏味。今年以来,实际由债委会主导相关运作的昔日手机行业龙头股ST科健有着过山车一般的经历。
最新消息,北京产权交易所10月13日公告,受委托处置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深圳办事处资产包,资产包内包括ST科健在内的3个债务人。根据公告,待处置的三项资产包括:ST科健,对应债权转让金额80万元;深圳市金珠南方贸易公司,对应债权转让金额1.67亿元;深圳科健营销有限公司,对应债权转让金额2000万元。据计算,此次整体债权共计1.88亿元。“本次转让为整体转让。”
华融资产拒绝对债权打包转让细节做出解释,其动作是否来自债委会的决定?后者亦不置可否。
原本在科健公布停止重组的消息时,业界纷纷猜测这本身也是债委会的决定,但随着华融资产“单独行动”,这种猜测又变得扑朔迷离。
“看到记者我有点怵。”昨日,本报记者在电话中向ST科健董秘李卫民表明身份后,仅得到了如此回应,之后便屡屡挂断电话,随后电话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债委会与同方间“未解决”?
此前ST科健公告称,由于重组方同方集团法定代表人朱志平由境内投资者变更为境外自然人投资者,不符合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对象的监管规定。“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将终止。”
不过有消息称,同方集团董事长朱志平随即表示,重组ST科健,同方肯定要做。“我不能做,可以让我的妻子来做。”这不禁让人感觉此次重组蹊跷终止,系ST科健方面的主动动作。
手机行业咨询机构战国策首席分析师杨群表示,表面上看是同方集团法人身份变更,但由于华融资产的动作,目前更像是ST科健债委会与同方集团之间有问题尚未解决。
昨日停牌前,ST科健股价达到了10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2.87元。本报记者方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