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轲
中国人保“金融控股集团”的道路上又添一抹重彩。
本报从权威渠道获悉,经国务院特批,财政部持有的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诚信托”)股权将全部无偿划拨给人保集团,人保集团将以32.35%的份额成为中诚信托第一大股东,而财政部则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完成了对人保集团的注资。
一直致力于打造金融控股集团的人保集团,继今年6月入主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后,又收获了中诚信托这一优质金融资产,并在投资市场低迷的态势下,获得了新的投资渠道。
无偿划拨国有股权
据知情人士透露,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将其持有的中诚信托32.35%的国有股权,以增加国家出资的形式全部划拨给人保集团。
至于无偿划拨的原因,上述人士透露的监管层理由是,鉴于目前信托业已成为充分竞争行业,国家无需对单一信托公司直接投资控股的实际情况,财政部提出将其持有的中诚信托股权划拨给人保集团,这一方面有利于优化国有金融资本配置,增加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资本支持,形成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现国有金融资本的保值增值。
截至去年年底,中诚信托共有14家股东,前三位的大股东是财政部持有32.35%的国家股,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0%,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
值得一提的是,自1995年成立以来,中诚信托连续11年保持盈利。不过,受2008年资产市场低迷的影响,中诚信托连续11年的盈利可能将被中断。2008年半年报显示,其2008年上半年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为-6.55亿元和-3.17亿元,而2007年度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1.66亿元和9.31亿元。
不过,中诚信托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第一批重新登记、银监会直管的信托公司、创新类的信托公司;旗下拥有多家金融机构;全国首批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首批正常类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项目受托人等。
中诚信托参股和控股了多家金融机构:与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国都证券,中诚信托为第一大股东;拥有嘉实基金注册资本总额的48%;持有立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32.5%;持有德意志资产管理(亚洲)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9.5%;持股中诚期货49%。
对于国内少有的“全牌照”信托公司,人保集团接手财政部控股中诚信托,等于间接控股持有了国都证券、嘉实基金和中诚期货,极大地拓宽了自己在金融领域的发展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财政部这一举措可实现“一石多鸟”的目标,是一个多方共赢的范例,同时也是对改善国有金融资本布局的有益探索。“而在成为中诚信托第一大股东后,人保集团未来很有可能继续提高持股比例,实现绝对控股。”
助力整体上市
一知情人士表示,财政部将所持中诚信托股权划拨给人保集团,将有助于人保构建国有金融保险集团,使其综合经营取得实质性突破,不但能提高人保集团的企业价值和重组改制后的国有股权规模,而且可以预见这部分股权在未来必将获得大幅增值。
“财政部把中诚信托装进人保,一是要政企分开,二是可以更好的包装一下人保,注入优质资产,提高它整体上市的筹码。”该人士称。
今年以来,在证券市场“赚钱”难、资金运用渠道受限的情况下,人保集团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为其资产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快速发展的寿险业务和健康险业务,因无法获得理想的投资收益面临窘境。
人保财险半年报显示,A股市场的震荡走低,导致人保财险的投资收益减少21亿元,交易类金融资产的已实现及未实现投资净收益仅为6.68亿元。
东方证券保险分析师王小罡表示,信托业务无论在熊市还是牛市中都能大有作为,可以提供综合的投资渠道,成为未来人保集团资产管理的先锋官。
“在熊市中,股票和基金的吸引力在下降,而信托产品的吸引力会提高,在保险资金运用仍然受到诸多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信托业务进入基础设施、商业地产,甚至PE投资。”王小罡称。
据人保集团内部人士透露,人保集团目前正在考虑如何通过引入信托投资机制拓展投资领域,并且还将与中诚信托研究探讨建立产品联合开发机制,将信托投资需求与保险保障需求结合起来。
人保集团的金控布局此前已见雏形。今年6月,人保集团以55%的持股比例控股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而现成的华闻系是个拥有超值资产的庞大金融体系,拥有两家信托公司(中泰信托、国元信托)、一家证券公司(联合证券)、一家基金公司(大成基金)和三家期货公司(华闻期货、迈科期货、瑞奇期货)。
此前坊间曾有传言,人保集团可能将放弃华闻系的中泰、国元两家信托公司,接手中诚信托,认为“中泰是要花钱买的,而且还有一堆债务”。
但本报记者从人保集团高层得到的反馈是,“控股华闻系和控股中诚信托并不矛盾,经过整合都将对人保集团产生很大贡献。”
中泰信托是华闻控股最为重要的资本运作平台,并持有大成基金48%股权,此外还持股联合证券和中国太保等。
中国人寿失之交臂
事实上,在入股中诚信托一事中,最早进入人们视野的是国内寿险业大鳄——中国人寿。
早在2007年上半年,业内就传出中国人寿有意入股中诚信托,中国人寿首席投资官刘乐飞在2007年5月就收购中诚信托一事正面回应:“双方还在洽谈过程中,尚未达成实质性重组方案。”
与人保集团入股中诚信托大相径庭的是,中国人寿的初衷是以定向增发的方式入股。最初方案是由中诚信托进行约20亿额度的定向增发,而中国人寿通过收购增发的股份从而成为中诚信托的第一大股东,此后,中国人寿再进一步收购中诚信托第二大股东国华能源所持有的20%股权,稳固其控股股东地位。
此后,又传出消息称,中国人寿将按评估价支付36亿元,持有中诚信托60%股权,使中诚信托的总股本由12亿股增加到24亿股。
即使如此的高价码,中国人寿最终仍与中诚信托失之交臂。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前中诚信托和中国人寿分别向银监会和保监会上报了方案,但均未获得批准。“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未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
为了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人寿与中诚信托的合作已在步步推动。2007年11月,中诚信托参股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公司1.8%,为避免企业年金“管家”资格的重叠,中诚信托还注销了其企业年金受托人的资格。
而中诚信托在业务洽谈和人员招聘过程中,也曾打出中国人寿的牌子。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人寿如能成功入股中诚信托,将在基础设施、PE投资等领域领先人保集团一步,这一次的变局无疑将影响两大保险集团未来在投资领域的发展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