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域
全球金融危机下,投资海外上市公司股权,是馅饼还是陷阱?
获得怡亚通(002183.SZ)股权投资的伟仕控股(00856.HK),即有拆东墙补西墙之嫌。因收购新加坡上市公司IT产品分销巨头佳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佳杰科技)面临7亿港币的过渡性贷款,伟仕控股的解决之道第一招为新增贷款,第二招便是增发新股。
10月15日,怡亚通公告,公司将于10月30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其全资控股子公司联怡(香港)有限公司(下称联怡香港)拟认购伟仕控股增发的合计不超过15%(含)股份议案。
此前的9月2日、9月12日及9月25日,怡亚通先后三次公告称,斥资19600万元认购伟仕控股增发股票,及3590万元直接购买自然人股东股票,按照9月2日前5日均价0.98港元/股核算,收购价1港元/股略有溢价。
但短短一个月后,伟仕控股跌幅超过62%。这意味着,若如完成上述认购,怡亚通将出现约1.44亿元的股权浮亏。
对此,怡亚通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事前没有估计到金融风暴的影响,认股计划应该不会调整,而且下一步将在二级市场继续认购伟仕控股。
如此坚决的收购态度,是否真是来自于怡亚通所说的收购完成后,为其带来相当可观的投资收益?怡亚通公告显示,今年1-3月,伟仕控股营业额达1235052.2万港元,净利润25955.3万港元。
但业内人士认为,收购带来的长期效益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三次认购浮亏1.44亿元
9月25日,联怡香港与伟仕控股自然人股东张瑜平签订的协议显示,联怡香港以1港元/股,购买张持有的伟仕控股0.41亿股,相当于伟仕控股增发后总股本的3.06%。
其实,此本次收购前,怡亚通曾两次认购伟仕控股增发的2.24亿股。
9月2日,联怡香港与伟仕控股签订的《关于认购伟仕控股有限公司新股之协议》显示,联怡香港认购伟仕控股的1.12亿股,认购价1港元/股,认购金额1.1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800万元,约占怡亚通今年上半年经审计净资产的8.84%。认购后,联怡香港约占伟仕控股总股本的9.09%。
协议规定,联怡香港持有伟仕控股已发行股本8%或以上时,有权派驻一位董事。
怡亚通表示,收购价是在充分考虑到伟仕控股现有盈利能力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基础上,经双方协商确定,因此,1港元/股是合理的。这一价格较签约前一个交易日伟仕控股0.97港元溢价约3.09%;较签约前5个交易日伟仕控股均价0.98港元溢价约2.04%。
随后的9月12日,双方签订第二份新股认购协议,联怡香港再次认购1.12亿股,认购金额1.1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813万元。伟仕控股此次增发新股总数相当于已发行股本的9.09%,全部由联怡香港认购。
经过三次认购,联怡香港共持有伟仕控股2.65亿股,占其增发后总股本的19.73%。
然而,越演越烈的金融风暴却令收购形势急转直下。
10月16日,伟仕控股已从1港元/股跌至0.365港元/股,跌幅高达62%。
倘若10月30日怡亚通股东大会通过上述股份收购议案,那么,怡亚通即将面临约1.44亿元的股权浮亏,即(1.12亿股+1.12亿股+0.41亿股)*(1-0.38)港元。
对此,怡亚通证券部相关人士透露,本次认购目标是收购伟仕控股20%以上的股权,因为按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计算,如果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以上,将当作是长期权益投资,那么收购股权的盈亏便不会按二级市场股价衡量,因而不会影响怡亚通的2008年年度业绩。
但如此说法不能解释伟仕控股股价已下跌62%的情况下,怡亚通为何不放弃高价的新股认购,直接从二级市场收购呢?
怡亚通内部人士向记者坦言,他们也已注意到情况发生变化,但由于伟仕控股二级市场成交量一直非常小,如此大额资金进入必然引发股价大幅拉升,使收购成本具有不可预见性。
香港联交所数据显示,9月2日至10月15日共计29个交易日,伟仕控股成交总量为0.47亿股,即日均成交量约0.016亿股。
这意味着,倘若认购的2.24亿新股均从二级市场收购,大约需要140个交易日,对比市场通用的每年250个交易日,完成收购约需半年多。
分析人士也表示,假设持续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考虑到港股无涨停板限制,伟仕控股股价数日就会超过1港元。
而对于怡亚通三次认购股权比例不足20%,上述人士则表示,股东大会通过收购议案后,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收购伟仕控股股权。
加之怡亚通股权比较集中,法人持股占比达74.93%,机构持股占无限售股份的38.25%,这也或许是公司方面对认购议案能通过股东大会审议的信心所在。
伟仕控股资金缺口7亿港元
作为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伟仕控股注册于开曼群岛,总部设在香港,主要从事多种资讯科技产品的分销,包括数据储存装置、中央处理器、多媒体产品、个人电脑及伺服器主机板。
2007年,伟仕控股全面收购超过其自身市值的佳杰科技后,虽然业绩从1.6亿港元大幅提升至2.60亿港元,但过渡性贷款急剧上升。
怡亚通内部人士表示,收购佳杰科技,伟仕控股产生约7亿港元的短期贷款,其中,大约1亿的短期贷款可转为长期贷款。
显然,伟仕控股资金需求不小。
10月10日,伟仕控股公告表示,9月30日,公司与若干作为贷款人的财务机构订立协议,贷款人同意提供总额为3.3亿港元的定期贷款融资。
伟仕控股亦表示,新获得的款项已作为偿还荷兰银行香港支行授予公司的过渡性贷款,此前向荷兰银行所借贷款被用作收购ECS Holding Limited。同时,公司表示,新获得的该笔过渡性贷款将继续以贷款和两项配售款项及公司内部现金资源偿还。
毫无疑问,怡亚通认购将解决伟仕控股的资金之渴。
对于怡亚通的认购,国内某大型券商研究员表示,对其今年业绩肯定会有较大的不利影响,至于是否有利于长期发展,目前很难预料。
怡亚通曾表示,去年伟仕控股收购的佳杰科技原经营产品线虽为IT行业产品,但其经营模式与伟仕控股仍有许多不同,全面收购后,伟仕控股能否管理好佳杰,进一步扩大佳杰科技的盈利能力,仍存在一定风险。
赔钱的认购能否继续,10月30日的股东大会将会给出答案,本报将持续关注。
10月16日,怡亚通收于跌停板11.57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