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消息: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7月8日,曾参与联想收购IBM个人计算机决策与整合过程的吴亦兵在美国硅谷接受专访时强调,中国第一品牌“联想”走国际化,并购IBM个人计算机业务是策略之一,也成为中国企业并购海外公司的领航者。
吴亦兵从2004年开始从麦肯锡借调到联想(Lenovo),曾任联想营运长、策略长、商业部门转换长等多个职位,更参与联想收购IBM个人计算机决策与整合过程。
回顾联想历史,吴亦兵指出,1983年建立时仅有20万元人民币,今天联想已成为拥有五个业务、资产超过一百亿美元的集团,业务包括联想计算机、神州数码、联想投资创投、弘毅投资私募基金、融科置地等,是中国最大的品牌。
“联想集团进行国际化过程,有非常详细周密战略规划。”吴亦兵表示,联想收购IBM个人计算机业务,从收购到整合,都是典型的联想做法,有相当周密的战略计划。联想当初战略构想本来有两个选项,一是多元化,二是国际化。前者在国内发展,后者则迈向国际。联想团队经过讨论,决定向国际化发展,专注在个人计算机产业,整个过程中,从最高管理阶层到董事都获得高度支持。
2004年底,联想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IBM全球个人计算机业务。与杨元庆、马雪征等同为联想收购IBM核心团队的吴亦兵透露,联想与IBM谈判,大部分时间都不是谈价格,而是谈整合后如何管理公司。他指出,包括IBM品牌沿用、整合全球服务等,花了绝大部分时间双方谈,如何使两家公司互惠。
“整合之后,真正建立起国际性团队。”吴亦兵说,联想领导团队也走国际化路线,管理阶层与董事有超过三分之二都不是华裔背景。在整合过程中,文化整合是重要部分。
他分析,东西方做事方法有很大不同,包括如何能在日常管理流程找出平衡的管理机制,从文化区别中求同存异,找到统一标准,“联想的传统文化是实事求是。”
当年联想收购IBM,各方皆不看好,也直接从股市反映出来,然而,近几年业务却有增长趋势。
吴亦兵不讳言,文化整合是很长的路,未来还会有更多东西方整合。然而,从客户角度来说,IBM个人计算机业务绝大部分核心市场在美国,仍维持绝大部分客户,中国市场也相当稳定,财务表现也有成长,尽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向上、想要赢,仍是联想最珍贵的价值资产。(吴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