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漳州近期查处的医疗购销领域腐败窝案中,市直区县73家医院,包括全部22家二级以上医院100%涉案,医生退赃金额达2049万元。
尽管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为人们诟病已久,但出现如此“盛况”,还是令人咋舌。从媒体披露的细节来看,药品流通环节问题十分突出,如药价50%用于公关、 采购 数道坎等。众所周知,“以药养医”是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中最突出的问题,至于如何“养”,主要就靠流通环节中的层层盘剥。
医疗体制改革是近年来一项大的系统性工程,牵涉层面之多、改革难度之大举世公认,要想在短时期内对医疗机构进行改头换面并不现实,而另一方面,医疗卫生和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对群众构成直接危害,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亟待深入整治。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司法机关特别是检察机关适时擦亮眼睛,严查医疗系统职务腐败,尤其要盯紧药品流通环节。
首先,要通过惩防腐败工作机制有效约束 医院 内部流通权力。许多医疗机构关于药品流通的制度看似不少,但现实中却层层失守,根本原因是医疗机构内部权力失控。司法机关要通过加强外部法律监督,帮助医疗机构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以杜绝内部权力失控。其次,要严打药品招投标中的违法行为。招投标是药品在流通环节产生腐败的关键一步,各类围标、串标行为对于虚高药价“功不可没”,司法机关要对此予以严厉打击,从源头上遏制医疗腐败。最后,司法机关要和医疗机构合作建立预防犯罪机制。近年来,许多司法机关都与医疗机构有过类似合作,应该将其进一步常态化、动态化并覆盖所有流通环节,这样的机制相对于医院自身的制度不仅更科学合理,也更有利于司法机关对流通环节实施监督。
漳州医疗系统整体沦陷再度说明了医疗腐败严重程度,让司法紧盯 药品 流通,将会对打击医疗腐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