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联想消费品牌Idea的是非成败与联想未来命运早已息息相关,昔日联想老将刘军与陈绍鹏将与杨元庆一起扛起联想复兴的重任,新组合的管理团队准备好了吗?
这是一场明显迟到的嘉年华盛会,几经思量后,联想(00992.HK)全球消费产品Idea品牌策略在4月2日午后倾盘推出。对于一次产品战略发布来说,数百人聚集、50多款新品上市的场面显得过于庞大,无论产品还是演讲人似乎都在暗示一句话:“这一次,你可以相信联想。”
重树信心是联想目前最急迫需要做的事情,而目标不仅是对联想内部,更重要的是针对投资者以及由于经济危机或对联想品牌开始犹豫而踟蹰的消费者群体。
在联想主要收入来源商用品牌think系列产品因金融危机销售遭遇滑铁卢的情况下,消费产品品牌Idea被联想集团CEO杨元庆赋予了新的使命——救主的奇兵。
联想可以被相信吗?
绕不过的消费产品
过去半年,在巨亏、裁员甚至下课等诸多不利消息此起彼伏地传出后,杨元庆自言不会放弃。“放弃联想的工作不是我的性格,过去在海外市场我们主推的是原来IBM的think产品,因此忽略了新兴市场的拓展速度,消费电脑业务就是要快速、多产,我们的工作没做到位。”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提问时,杨元庆如是分析。此前他在多种场合也都分析过业绩不好的原因,消费电脑战略与产品的迟缓始终是媒体问到的话题。
从最新2008年第四季度PC全球市场份额排名来看,商用与消费电子业务全面开花的惠普以19.1%排名第一,戴尔为13.2%,宏碁12.3%,联想则由5年前的7.8%降至7.1%,不及并购前水平。有资料显示,从2007年开始,消费电脑市场就开始升温,当年整体PC市场总增长只有5.2%,但消费型笔记本电脑增长高达21%。。
在战略上,杨元庆早在2007年的4月就宣布挂帅消费业务,公司也早有上网本等消费产品研发项目的实施,但在具体执行层面还是出了问题,整个团队花费很多时间商量,联想消费品牌与商用品牌如何区隔?价格定位走低端还是高端?海外业务先整合供应链还是推更多消费新品等,诸多问题先后排序都严重影响了联想消费电脑推向市场的速度,也因此错失了迅猛发展的大好时机。2008年,联想消费品牌Idea pad笔记本电脑面世,价格都在万元左右,由于产品外观与think品牌比较相似,走的是偏高端路线,这与后半年经济危机带来低价本的流行正好相反,当时就有媒体撰文表示,上网本等低端产品推出背后是厂商创新的力度和勇气,作为一线厂商联想持观望态度虽然可以理解,但是在产品主导市场时代,联想应该如华硕、宏碁般迅速调整自己。市场调研公司Display在2008年12月初的统计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全球上网本市场的同比增幅达到了160%。
“上个季度是联想近八年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我们现在把前端分成了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后端分成了Think和deao产品。为什么这样做呢?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归根到底就是要更好地落实我们的战略意图。”杨元庆表示。
那些没有调整完的人和事
“联想又到了变革时刻,一直以来,联想是一家擅长在困境中变革并展开绝地反击的公司,似乎他在顺境中更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在没有退路的逆境中反而会爆发出惊人的潜能。”最新一期《商业周刊》如是描述联想。
履新3个月零一天后,杨元庆带领整个高管团队回到北京大本营,上任后的组织架构与战略调整四个字就可以概括:去繁就简。3月25日,联想重新区隔了市场,一家专注于成熟市场,另一家专注于新兴市场,以帮助联想集团更好地对市场状况作出反应。
为此,联想还组建了一个“八人团”,负责日常业务的管理,这8人为四中、四外的组合,CEO杨元庆负责总体战略,还负责推动信息化;COO Rory Read负责日常运营,同时还兼管拉美市场;高级副总裁陈绍鹏和Milko Van Duijl分别负责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的产品营销销售;刘军和Fran O’ Sullivan则分别负责消费和商用产品线的产品规划设计、制造;加上CFO黄伟明和人力资源负责人Kenneth Dipietro,非常时期的联想有意识地压缩了组织的层级,以便能够建立更快的反应速度。
大幅调整之前,人事的变革就有山雨欲来之感,先是2008年12月底,刘军手下的一名大将——全球消费笔记本事业部总经理张晖挂印而去,之后联想集团全球消费电脑业务战略与运营的副总裁张后启也于2009年3月底离职,张后启负责联想全球消费业务的战略与运营,是联想集团消费业务总裁刘军的直接下属。
“张晖与张后启是与我一起多年工作的战友,离开联想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但要想完成联想全球化的历史使命,管理团队不能只由聪明的中国人构成,不同文化背景的高管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全球市场的机遇。”主管消费业务的刘军告知《中国经营报》,二者的离职与该集团业绩不良无关,未来联想消费业务还会加大国际化人才比例。
记者观察:杨元庆的“纵贯线”
当我们的摄影师“号召”杨元庆、陈绍鹏、刘军、夏立手挽手站在一起时,他们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脸,这情景不由得让我联想到当下很火的“纵贯线”乐团。那四个老歌星不过是浅吟低唱光阴的变迁,而眼前的这四位中国男人正带领PC在未知市场拼杀。他们在联想的工作点滴足可串起其在中国PC事业的足迹。如今,联想在海外市场遭遇不顺,这四人又紧密团结在一起,既要保证联想后方大本营中国市场的稳定,又要发起对新兴市场的进攻。
四年海外磨砺,杨元庆把振兴联想的责任再次放到了多年的工作伙伴身上。从端对端覆盖全面抓消费业务的刘军与新兴市场销售老大陈绍鹏的组合,可以看出其对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决心夏立成熟老到,在中国大本营抵御外来高手,既要防守又要不断发起反攻。难怪杨元庆说自己就像一个拳击运动员,左手用来防守,守住心脏和头部,他们分别代表联想时下的核心业务,一是中国,一是海外大企业客户,防守的根本要保证利润最大化。联想的右手是用来阻击,更关注的是要取得市场份额,增长营业额,打开全球消费市场,关乎联想未来战略。
人布好了,战局定了,与对手的博弈早已开始,遍观联想此次推出的主打消费产品,除了一款以3G上网本电脑稍显高科技外,其他多数仍是过去旧有的花哨,应用也是市场上并不缺少的诸多模板之一。对联想而言,当下消费战略要出更多可以给消费者带来触动灵魂愉悦的产品才行,比如苹果,始终不少粉丝追捧,昼夜排队等候新品。比如惠普,如今消费电脑排名第一,设计师可以在名贵跑车、名牌服装上寻找灵感,主打年轻人市场。比如宏碁,抓住上网本流行趋势,迅速扩大份额,保证了自己在金融海啸中没有受一点点伤,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当下联想“纵贯线”团队需要深思求解的地方,从研发到设计甚至到卖场销售,不一而足。
2009年注定是联想杨元庆们很难忘记的一年,也许随着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样溜走时,他们每个人都是联想的过客,但至少又都曾经身为主人,代表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下的联想,只是希望他们不要在匆匆忙忙赶路的时候忘记了来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