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称钢材期货还未发挥提振作用
商报讯(记者 潘建)高库存、低价格这些问题正持续困扰着中国钢铁行业。昨日,宝钢对外公布5月价格政策,各品种出厂价格在市场预期中继续下调,这也是宝钢连续第二个月下调出厂价格。业内分析认为宝钢下调价格意味着对后市的不看好,钢铁行业继续面临下行压力。
宝钢公布,此次的幅度在200-500元/吨不等,其中,线材价格下调500元/吨,热轧价格下调200-300元/吨,冷轧价格下调200元/吨。上个月,宝钢就将4月热轧、冷轧、镀锌产品的价格下调了200元/吨。
联合金属网钢铁分析师胡艳平认为,宝钢无奈再次下调价格从某种程度上表明宝钢看淡后市。在2008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宝钢就提出中国钢铁工业处于需求低增长、产品低价格的困难时期,正经受周期性调整的压力,行业复苏需要时间。
2008年宝钢实现税后净利64.59亿元,同比大跌49.2%。2008年四季度亏损达创纪录的60亿元。瑞银证券分析,今年一季度宝钢很可能继续亏损,宝钢在今年一季度进一步将价格逐季下调27%至3475元/吨。
作为钢市风向标的宝钢价格政策也同样反映了近期市场状况。3月份,供大于求氛围笼罩并主导着整个钢材市场,有效需求跟进并不理想,社会库存得不到消化。出口情况更是十分糟糕,钢材市场低位弱势运行,各品种价格盘整下行。
业内寄予厚望的钢铁期货上市并没有立即给市场带来振奋。“钢材期货上市以来,活跃度是一天不及一天,也没有看到其对现货市场产生直接影响。”胡艳平表示:“在当前经济处于下行调整周期的大背景下,钢材市场显然无法脱离这个环境和基本面,期货自然也无法起到提振钢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