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敖虹 北京报道
背负近100亿港币的应付关联方款项和金融票据及衍生品融资,而绿城中国(3900.HK)的销售却未达预期,这让绿城持续深陷资金链不安全的质疑中。
“资金紧张是所有房企共同面对的现状,但绿城的销售仍在正常进行中,一季度销售回暖形势好过绿城早前的预期,所以市场传言不足为信,绿城仍是安全的。”绿城一位高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根据绿城最新的半年报数据,绿城含外债净负债率已接近惊人的170%,即使是剔除外债的影响,绿城的净负债率也已经接近70%。
“绿城中国的所有者权益约为99亿,也就是说公司为了融资所借入的资金已经与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水平持平。从一种极端的角度来看,公司股东的100%是用于偿还外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记者。
从绿城总负债的构成来看,公司的经营性负债仅占到1/3左右,尽管外债所占的比例与中新地产(0563.HK)水平相当,在33%左右,但银行借款所占的比例却是中新地产的2倍,为32%。可见,绿城中国面临的情况可以算是银行“债台高筑”。
绿城的中期报告,未就总计将近100亿港币的应付关联方款项和金融票据及衍生品融资的明细进行披露。目前市场获悉的主要外债有2013年到期的票面利率9%的4亿美元,以及2012年到期的23.1亿元人民币零票面利率可转债。
上述分析师还表示,从中期财务报告所呈现出的当期经营业绩不难看出,由于当期销售收入比2007年同期降低了20%,仅为17.7亿港币,即使按照全年的销售计划来看,已销售面积也仅占可供销售面积的60%左右,而新增的土地储备达383万平方米。随着已有项目开发的不断深入,使得银行开发贷款金额增加,公司的融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资本性开支持续增加和销售回款的大幅降低,是引发绿城大量举借外债的根源。
为了应对现金流吃紧的局面,绿城放慢了开发节奏,降低了支付进度,将原定2008年竣工的7个开发项目推迟到2009年上半年,并相应地发布了当期盈利警告。
据记者了解,绿城有数百家分供方,由于房企的资金支付弹性非常大,所以在资金遇到困难时,绿城极可能延缓支付有关款项,保证现金流安全。
在其他融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虽然绿城方面一直坚持产品“不降价”,最低折扣只有九二折,但还是在陆续加大促销力度回笼资金。
今年以来,绿城的销售情况开始转暖。绿城2009年3月简报显示:2009年2月在没有新推楼盘的情况下,仍实现人民币合计收入5.7亿元,合同销售额较上月增长98%,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0%。3月29日,在绿城“园区生活服务体系”启动仪式上,北京阳光绿城房地产公司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北京绿城百合公寓每个月回款达七八千万元,销售形势喜人。园区生活服务体系已被纳入建设部研究课题,绿城百合是该体系首个实施项目。
“2009年度公司欲重点推出海宁百合新城等23个楼盘,市场回暖幅度超过了公司预期,接下来会继续加大销售力度。”上述高管说。
该高管还透露,绿城方面也在积极拓展多方面的资金渠道缓解公司流动性,预计很快会有相关方面信息透露。
上述分析师认为,绿城2008年财政年度有可能实现与2007年150亿元相近的合同销售额。绿城将于4月底发布年报。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绿城集团2009年的销售计划是2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