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三年助中小企业转型
□ 刘玉梁 王 今
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子公司阿里软件召开战略新闻发布会,向各大新闻媒介宣布一个大胆而“冒险”的宏伟计划:阿里软件将投入十亿元巨资,向中小企业推广管理软件,并承诺未来三年免费,发起面向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普及风暴,目标在三年内使中小企业管理软件普及率从10%提升至40%,让更多中小企业以信息化为武器,用先进的软件服务去管理生意,进而参与全球化竞争。这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软件业为帮助国内中小企业“过冬”所推出的最大手笔。
针对此计划,阿里软件将率先推出突破性重量级产品——定位于电子商务时代,中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服务的“钱掌柜”,包含“财务、进销存、客户关系管理”企业管理三大核心应用。并承诺三年内从软硬件采购、软件升级到服务培训的全面免费,让中小企业无需投入即可实现管理体系全面转型升级。阿里软件将通过创新的在线软件服务运营模式,向中小企业重新定义管理软件概念,以推动中国软件业进入全新时代。
阿里软件总裁王涛表示:“传统管理软件定位于集团企业和大中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巨大的天然鸿沟。阿里软件不仅仅满足于做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参与者,我们更想重新定义这一市场,中小企业管理软件普及风暴将掀起中国管理软件市场20年来第一次免费浪潮,切实惠及受经济危机影响最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同时积极推动中国软件产业的改革创新。”
国内中小企业以“中国制造”这一共有品牌打天下,具有典型的“外向型”特征:快速生长的同时,企业彼此之间存在恶性竞争——打价格战,忽视技术、粗放管理。经济危机让恶性竞争的负面影响直接曝露出来。追求创新、转型升级成为中小企业唯一的出路,在经济危机下,中小企业被动去转型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相对技术、工艺的创新,管理体系转型升级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但种种问题的存在,却让中小企业对管理软件望而却步。
尽管中国管理软件市场已经历经20年的发展,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传统管理软件应用成本和技术门槛过高,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成本更高。即使在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90%的中小企业仍然用不起、用不好管理软件,管理软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奢侈品”的代名词。“如何使用管理软件?到底能带来怎样的效果?使用成本为什么这么高?”仍是广大中小企业挥之不去的疑问。
王涛表示:“作为中国电子商务和软件业的一份子,我们对此现状可谓是‘痛心疾首’。4200万中小企业迫切希望借助管理软件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改变原有粗放式管理,进而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在此轮经济严冬,阿里软件投资十亿元,正是基于对中小企业需求的分析使然。”
传统管理软件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其对于中小企业不能做到“量体裁衣”。王涛表示:“坐拥阿里巴巴集团1.23亿电子商务用户资源,阿里软件是最了解国内中小企业需求的软件服务运营商。产品易用性是阻碍中小企业使用管理软件的最大障碍之一,阿里软件自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用得起、用得上、用得爽的在线软件服务。‘钱掌柜’完全符合这一特征,是我们两年多运营经验积累的结晶。”
据介绍,阿里软件此次率先推出“钱掌柜”在线财务版本,除了具备传统财务管理软件总账报表等财会功能外,还拥有特别针对中小企业,从销售、采购环节入手,直观反映公司经营情况,中小企业主即使没有财务知识,仍可对企业资金状况一目了然。同时,阿里软件将在近期陆续推出“钱掌柜”进销存版本和客户管理版本,进而全方位满足中小企业管理的核心需求——“管钱、管货、管客户”。
王涛举例说,“钱掌柜”在线财务版本就集成了阿里巴巴集团独有的电子商务资源,中小企业主可以通过“钱掌柜”直接进行网上付款等业务处理;还可通过“钱掌柜”,在线申请“阿里贷款”——2009年阿里巴巴在国内8家银行支持下,面向中小企业推出,无抵押低息贷款累计总额超过60亿元的贷款资助计划。
业内指出:同样是阿里巴巴集团投入巨资,同样是面对一个高速成长的不饱和市场,同样是免费三年的爆炸性市场策略,联想到“淘宝”的发展轨迹,阿里软件此次的“大手笔”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管理软件市场是否会成为又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
“中小企业管理软件普及风暴不是针对竞争对手的策略,完全是我们基于90%以上的中小企业没有使用管理软件的现状而做出的战略考虑,这次投资巨大的免费计划对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将起到革命性的推动作用,我希望三年后有超过40%的中小企业把自己从纸和笔上面解放出来,通过信息化用软件管理自己的生意,迅速拥有与中大型企业一样优秀的管理信息化武器参与全球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