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回应中信证券“减持门” 万峰:“已经到底”
董事长杨超抛绣球:“希望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今年会控制股权类投资,扩大在基础设施和不动产方面的投资
理财周报记者 李清宇/文
“无限风光在险峰。”2009年3月26日,(601628.SH)董事长杨超用毛泽东的这句诗词概括了2008年中国人寿的年度业绩。
中国人寿的年报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净利润100.68亿元,同比下降64%,每股收益0.36元。
“但主营业务的增长比例远远出乎预料,这一点让我很欣慰。”杨超表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人寿实现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2955.79亿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50.33%。”
减持是为投资收益
就在3月中旬,中国人寿减持中信证券(600030.SH)比例达5%的“套现”行为随着中信证券的一纸公告浮出水面。目前中国人寿与人寿集团合计持有中信证券比例为12.323%。
对此,东方证券分析师王小罡表示,“减持主要还是基于国寿股份自身资产配置的需求,并不意味着国寿股份不看好中信证券。”
中国人寿副总裁兼董秘刘英齐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减持中信证券,是出于投资收益的考虑。”
中国人寿总裁万峰在回答记者“为什么减持中信证券,而不是其他股票?”的疑问时解释:“这是具体的操作部门的决定。”但他同时表示,“我们的股权型投资已经减到8%,应该已经到底了。”
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人寿实现总投资收益306.83亿元,比2007年减少478.37亿元,下降60.92%。
投资收益下降无疑与国内资本市场的深度下调密不可分。数据显示,中国人寿2008年投资收益率仅为3.46%,2007年这一数据高达10.24%,同比下降近7个百分点。
具体到投资组合的动态调整,2008年国寿的债权型投资、定期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投资等都出现小幅上涨,唯一出现明显下降的是股权型投资,从2007年的23%下降到2008年的8%。其中,股票投资比例由2007年的14.74%降至4.36%,基金投资比例由2007年的8.21%降至3.62%。
“这对中国人寿而言是个好事情。”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中国人寿已在2008年5月份后主动对权益类投资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他解释,具体措施包括国寿主动实现一部分A股及H股股票的投资收益。
Wind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人寿重仓持有28只流通股票,比三季度末的87只股票减少了59只,持仓市值由312.77亿元大幅滑落至35.09亿元。
同时,国寿对全年投资资产策略进行调整。调整的结果是,2008年底中国人寿的定期存款及债券类固定收益类投资资产的比重已高达85.8%,而权益类投资的比重则下降至11.6%,且2008年的增量资金几乎全部配置在固定收益类资产上。
“2009年国寿会对股权类投资的占比和总量进行控制。”刘家德表示,“目前A股市场的信心仍然不强,但无论A股市场还是H股市场,平均估值水平确实出现了投资价值,目前对公司投资能力的考验主要体现在个股及投资时机的选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