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力远年报中全是叙述镍氢电池美好前景,对看不到一笔具体业务叙述。需密切关注
理财周报记者 彭洁云/文
镍氢电池的市场前景、让人倍感疑惑的财务报表,科力远(600478.SH)自去年4季度飙升以来,就一直争议不断。
看好的依然大有人在,上海一位在2009年一季度大幅加仓科力远的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太阳能、风能差不多已经饱和,节能环保的新热点当属像科力远这样的公司了。”
不过各券商研究机构却一反年初的青睐有加,不再上调对公司的评级。
申万下调动力电池销量
2008年7月,科力远与超霸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科力远控股75%,超霸则为25%,合作生产车用镍氢动力电池组。并在首期工程建设月产1500台,年产1.8万台的生产线。
科力远证券投资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今年3月底到4月初汽车动力电池可试生产,并预计在今年6月开始批量生产,首条生产线产品主要供应奇瑞汽车。
科力远董事长钟发平近日还表示,科力远与奇瑞、一汽等汽车厂商就混合动力电池试用签订了技术保密协议,这将保证以后科力远生产的镍氢混合动力电池的销售。
申银万国分析师王华却认为,2009年公司实现大批量销售的可能性较小。动力电池下线后与汽车厂商还有磨合过程,需调试、检验及行驶里程试验,确认收入进程视下游试用进展而定,将公司2009和2010年的HEV动力电池的销量由6000台和1.8万台下调至1000台和5000台。
“目前规模比较小,国内HEV才会选择外购。一旦规模上来,不排除汽车整车公司进入该行业以便获得更多利润。”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一位教授也对公司的需求面表示了担忧。
并且他也介绍说,像长安杰勋、奇瑞A5、一汽奔腾、通用君悦等品牌HEV轿车目前仍在示范运行,采用的也都是镍氢电池,但电池均向国外采购。
科力远的镍氢电池组何时能够真正实现国内供给,是科霸公司实现量产的关键,而以目前的时点来看,公司方面尚未有明确订单给予支持。
国内情况尚处于观望,科力远又将一只脚伸向了海外。3月20日,科力远与自然人杨新明共同出资500万,在美国设立科力远商贸有限公司。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科力远曾积极与海外一家知名汽车公司进行协商,希望能直接以动力电池组的形式为其HEV混合动力汽车供货,却在日本PEVE公司前败下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