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亚洲第一大零售商,日本吉之岛在华拓店之慢被业界讥讽为“蜗牛”速度。1996年与沃尔玛同时入华,12年中与对手距离越拉越大。
这回,它终于等不下去了。在日本零售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一向循规蹈矩的吉之岛悄然开启蜕变之旅。“按照吉之岛公司的最新布点规划,两年内(至2010年)广东地区店数将翻两倍至39家,整个中国开店总数达百家。”广东吉之岛公司董事总经理三浦隆司告诉本报记者,吉之岛将从单一业态公司提升为一多业态集团,以便把日本永旺集团旗下的自有品牌百货超市商品、AEON卡金融服务商品等多种业务引入中国。
这样,“日本永旺集团对于中国市场的开发,百货业务仅扮演探路排头兵角色。远景的想法是,把永旺在日本的整个行业规模移植到中国。”三浦隆司表示。
中国市场的猛拓可以反哺日本本土市场度过经济严冬吗?三浦隆司更愿意相信,吉之岛在华搭建的“成长型分店+成熟型分店”的战略布局能抵抗区域性经济波动。
中华广场店迁至天汇城
眼下,日本本土经济萧条,消费疲软,来自日本百货店协会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日本1月全国百货店销售同比下降9.1%,至6132亿日元;2月销售同比下降11.5%,至4696亿日元。
相比之下,中国零售市场增长平稳。统计显示,今年1-2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环比上涨0.9%.发改委将2009年零售额增长目标定为14%.而2008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大关,达3312.68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一国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期间,将呈现显著消费升级趋势。受惠于此,经营粤港地区吉之岛百货品牌的香港永旺表示,今年首两个月公司销售符合预期。
显然,中国市场的猛拓可以起到反哺日本本土市场的作用。2008年12月16日,就在日资百货伊势丹中国首店告别上海淮海路的同一天,日本永旺集团宣布与三菱商事联手开拓中国市场,永旺会在未来5年内在中国的重点城市开发至少150万平方米的物业,预计到2010年在中国店铺总数将达100家。
光是广东,确定今年开业的吉之岛GMS店就有三家,包括4月中开业的南海水城店和下半年开业的深圳店,这两家店营业面积约为18000平方米,投资合计约8000万。
另外一间则是近期业界纷传的广州天汇城店。三浦隆司向记者证实,天汇城店的租赁面积为26856平方米(B1层一半,B2全层),是广东吉之岛迄今为止租赁面积最大的一家店铺,也是广州目前地下商业中面积最大的主力店。“天汇城店将引入日本永旺旗下的专门店业态,由儿童世界、女士世界、男士世界、家居世界等几大主题构成,定位偏高,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开业。“
现在开店成本降低,为了加快布点速度,“吉之岛也会考虑收购经营不善的零售公司,自建物业和包租经营购物中心。”三浦隆司向记者透露,“目前已有此类公司在跟吉之岛洽谈,但双方签订保密协议,暂不方便透露意向并购的企业名称。”而悄然跟进的项目还有,在市郊购置四五万平米土地,自建AEON-MALL(永旺购物中心)等。
据悉,截至2008年底,吉之岛租金支出占收益比例由2007年的10.2%跌至9.7%,预计今年该比例还有轻微下跌空间。而业内人士黄先生透露,天汇城广场急于依托主力店品牌价值盘活整个商业物业,因此给吉之岛的租价极低,且免费为其改建店面结构设施,故而吉之岛自中华广场迁出,改投天汇地盘。
百货业务仅为探路排头兵
吉之岛与沃尔玛同是1996年进入中国,但在圈地扩张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前者,主要原因是“吉之岛在中国的策略延续日资企业的稳健做法,同个区域的门店要等过了回本期之后,才会考虑开第二间店。”三浦隆司说,在中国的广阔市场中,零售业的竞赛将是一场长跑,以中途的快慢来预测胜负还为时尚早,而吉之岛具备善于后程发力的能力。
“早在几年前,日本永旺集团在制定中国市场的发展规划时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把永旺在日本的整个行业规模移植到中国。这样,日本永旺集团旗下的自有品牌百货超市商品、AEON卡金融服务商品等多种业务都可以引入中国。”三浦隆司说,相对而言,百货业务仅扮演中国市场探路排头兵的角色。
连锁超市必须具体一定规模才能产生真正效应,这种规模要求形成了零售扩张的内在冲动,这种内在冲动决定了连锁超市必须具有强大的“圈地能力”,尤其是在中国一线城市,优良的店址资源所剩无几。
为了扭转发展缓慢的局面,吉之岛近年来开始调整在华战略,将吉之岛(香港)百货有限公司更名为永旺(香港)百货有限公司。更名背后的战略图谋,就是将吉之岛从单一业态公司提升为一个多业态集团,以便把永旺旗下的AEON-MALL(永旺购物中心)、SSM纯超市、专门店等多项业态引入中国,同时升级全球化采购体系,壮大公司实力。
实现成长型+成熟型网络布局
据悉,中国不仅是永旺的销售市场,而且也是主要的商品供给地。每年永旺在中国采购的商品总额已超过50亿美元,这一数字还在逐年递增。而现在,伴随着吉之岛在中国市场多年的修炼和调整,“整个粤港地区的吉之岛商品都统一由香港总公司采购,物流配送总基地则建在泛珠地区最核心的东莞。”
三浦隆司说,物流成本的降低必须依托门店数量的增加。
比如,将SSM新业态引入广州,“一方面可以化解GMS店因租赁面积较大,选址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SSM店安插在GMS店覆盖不到的社区场所,可以完善吉之岛立足广州的商业网点布置,形成规模优势,降低经营成本。”
实际上,“吉之岛密谋的并购策略很有可能就是为了拓展SSM纯超市业态店。从去年开始,吉之岛已经在滨江东路华标涛景湾等地为SSM店选点。”高力国际负责商铺拓展的马腾(化名)告诉记者。
此外,吉之岛储备已久的另一秘密武器———自建AEON-MALL(永旺购物中心)也即将在广东出手。“一方面同样是作为破解选址难的利剑,而更深远的意图是要尽快抢占中国具有升值潜力的商业地产。”广州零售业专家黄华军说。
这样,吉之岛的中国网点布局将形成一个“成长型分店+成熟型分店”合理搭配的战略布局。两相配合,使吉之岛能经受住区域性经济波动,并且具有较强的市场扩张能力。
新业态尚存本土化之困
下一步,吉之岛面临的问题则是导入的新业态如何在中国本土化。
在传统农贸市场和抢跑在前的沃尔玛们连锁超市“巨无霸”夹击下,吉之岛筹备导入的SSM业态定位和生存亦显得尴尬。三浦隆司向记者坦言,据吉之岛在日本的经营经验,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生鲜食品倾向于到距离居住地近的农贸市场,而不是品质和购物环境更优的超市。“鉴此,吉之岛在中国经营SSM业态初期,会开少量店面进行试水,等到模式成熟之后再大规模复制推广。所以,未来新开门店的业态结构,四分之三为GMS店,四分之一为SSM店。”
“此前,欧美式‘大店面,大商圈’的郊区店模式,在广州已有万客隆搁浅的前车之鉴。何况吉之岛定位为月收入5500元的顾客群,也很难与郊区居住人群对接。而高密度发展的一线城市市中心,能满足大卖场客流量和消费能力要求的商业用地,由于稀缺性,其高昂的价格成本也成了制约吉之岛的一道难过的‘坎’。”清华大学连锁经营中心主任赖林胜这样分析。
这一切宛如围棋序盘战中的布局,开始就强调实地,错过了急所,可能后来者就要付出代价。在这场零售竞赛的长跑中,以时尚差异化定位在中国站稳脚跟的吉之岛,能否如其所愿,厚积薄发、后来居上,还有待市场检验。 本报记者 肖昕
业态小注释
AEON-MALL
永旺购物中心。
SSM店
纯超市业态店,“未来街市+个人护理品+其他业态(视当地市场需要)”的组合,面积在5000-7000平方米左右。
GMS店
综合购物百货店,如目前天河城模式,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
观点
广东吉之岛公司董事总经理三浦隆司:“零售业中长跑不以中途快慢定胜负”
吉之岛在中国的策略延续日资企业的稳健做法,同个区域的门店要等过了回本期之后,才会考虑开第二间店。在中国的广阔市场中,零售业的竞赛将是一场长跑,以中途的快慢来预测胜负还为时尚早,而吉之岛具备善于后程发力的能力。
清华大学连锁经营中心主任赖林胜:“一线城市稀缺商业用地成难过的‘坎’”
欧美式“大店面,大商圈”的郊区店模式,在广州已有万客隆搁浅的前车之鉴。何况吉之岛定位为月收入5500元的顾客群,也很难与郊区居住人群对接。
高密度发展的一线城市市中心,能够满足大卖场客流量和消费能力要求的商业用地,由于其稀缺性,其高昂的价格成本也成了制约吉之岛的一道难过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