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罗晟 孙雯
(601988)昨晚公布年报,该行2008年实现营业利润861.53亿元,同比减少3.71%;利润总额为862.51亿元,同比减少4.1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35.39亿元,同比增长13%;每股收益为0.25元,同比亦增13%。董事会建议派发2008年股息每股0.13元(税前)。
中国银行表示,2008年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运营成本的严格控制和所得税税率的下降。
针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5万亿元以上的新增贷款计划,中国银行希望在其中能够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达到10%或者更高一点,全年贷款增长争取超过5000亿元。
2008年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65%,较上年末下降0.4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121.72%,较上年末上升13.54个百分点。2008年,中国银行信贷成本为0.55%,较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
2008年,该行管理层还主动下调了2008年的薪酬。年报显示,董事长肖钢2008年年薪为税前(下同)150.7万元,而行长李礼辉年薪154.4万元,两位副行长李早航、周载群分别为148.1万元和147.7万元。各高管薪酬均下降约10%,其中现金收入下降14%。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行旗下中银香港(2388.HK)周二宣布,受结构型产品相关风险敞口和所持东亚银行股份的相关支出拖累,2008年净利润下降78%至33.4亿港元。
延伸新闻
急于下月还清政府欠债
高盛拟抛售工行?
早报讯迫于金融危机影响,外国战略投资者针对中资银行股掀起的抛售潮仍未平息。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高盛集团正在考虑出售其所持有的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的部分股权,以求筹集逾10亿美元的资金。
公开资料显示,由高盛集团牵头、包括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在内的财团,于2006年工行上市前,投资37.8亿美元购入该行约10%股份。
截至2008年9月底,高盛、安联、运通分别持有工行约164.76亿H股、64.33亿H股及12.76亿H股,占工行总股份的比例分别为4.9%、1.9%和0.4%。其中上述三公司所持股份的一半将于4月28日解禁,余下一半则将在10月20日解禁。
据报道,高盛集团与工商银行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就股权出售事宜展开谈判的,高盛集团可能会出售所持工商银行股权的15%至20%。
至于高盛减持目的,据透露是为了偿还部分政府资金。
自去年10月份接受政府100亿美元注资以来,高盛已公开表达了尽快偿还这部分资金的意愿,以避免政府干预公司事务,如员工薪资等。
据《纽约时报》网站报道,高盛集团计划偿还去年10月份从美国政府借入的100亿美元资金,时间最早可能在下个月内。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高盛集团的减持有可能受到中国财政部的约束。
中国财政部以保护国有资产的名义在上周推出新规定,要求投资者在通过证券交易系统批量转让中资金融机构股票时,转让价格不得低于市场价格水平。新规定于5月1日起生效。
工商银行定于3月26日公布2008年全年业绩,市场预料其届时将对“减持”传闻作出明确回应。
针对市场上此起彼伏的抛售传言,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3月13日曾一度表示,并未听闻战略投资者高盛试售工行股权,并指战略投资者出售其股份会事前与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