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杜 舟
2月4日,有“小超人”之称的李泽楷,对控股的电盈(香港最大的固话运营商)施展资本运作之法,再次提出私有化收购议案,并分别举行法院会议和特别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了私有化建议。此举引发了小股东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李泽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资本运作高手,通过金融杠杆,近年来赚取了至少50亿港元。但在这次私有化电盈的过程中,他却遇到重重困难。
不过,私有化聆讯日期已由2月12日延后至2月24日,如果电盈“买票”换得小股东支持的传言被证实,李泽楷的私有化之梦将再次破灭。目前,香港证监会紧急查封了电盈股东大会的投票文件,并将深入调查投票全过程。李泽楷这次的私有化之梦能否如愿?
故技重演
在2009年2月4日的法院会议及电盈的特别股东大会上,共有13亿股投赞成票,超过总票数的75%;有2.8亿股投反对票,不足全部股东表决权的10%。而从股东数上看,共有1403名股东投赞成票,854名股东投票反对,超过总人数的一半。
香港证监会《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规定,合并决议需要获得H股独立股东的批准,而且该批准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出席会议的独立股东所持表决权的75%或以上同意;就该决议所投的反对票不超过全部独立股东(包括未出席会议者)所持表决权的10%。电盈的“私有化”表决,已经达到了条例中规定的要求。至此,李泽楷的电盈私有化之梦近在咫尺。
不过,2月12日,电盈突然申请将私有化聆讯日期延后至2月24日,令私有化陡生悬疑。在这期间,若无问题出现和被披露,电盈可于2月25日除牌,结束在香港的上市地位。受聆讯日期延后消息的刺激,电盈股价2月13日逆市下挫,以4.02港元收市,跌幅为1.5%。
电盈私有化已不新鲜,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李泽楷曾经两次欲将电盈“私有化”,但都受到各种阻挠而没有成功。据知情人士透露,李泽楷执意私有化,主要是他对改善电盈糟糕的运营状况无能为力。2006年以后,他通过一系列的资产、业务分拆出售,企图扭转公司困局,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公司运营不仅没有出现好转,反而出现了效益和市值双双走低。2008年中报显示,电盈的净利润为6.5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大降20%,除固网业务仍稳定经营,电视和内容业务均亏损,地产业务也出现倒退,移动通大言业务仅勉强盈利。
这些年来,电盈如扶不起的阿斗一直不争气,股价更是一泻千里。2003年到2007年,香港恒生指数从8300点一路飙升至31900点,但电盈的股价却一直徘徊在每股5港元左右。2008年,最糟糕时跌至每股3港元左右。而巅峰时期,电盈的股价曾达每股142.5港元。
分析人士认为,去年11月开始,李泽楷就在为电盈第三次私有化做准备。根据港交所数据显示,李泽楷继去年11月12日斥资约2500万港元增持717万股电盈股份后,第二天再斥资约620.7万港元,购入176.8万股电盈股权,每股平均价为3.511港元。增持后,李泽楷持有电盈股票增至28.42%,其大规模回购股票的意图很明显。目前,李泽楷为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是中国联通。私有化完成后,李泽楷控制的电盈股权将达三分之二,其余部分归中国联通所有。
而有业内人士认为,李泽楷和中国联通两大股东如成功实现私有化,虽然付出160亿港元左右的收购费用,但是电盈会将其持有的现金派予这两大股东,而这些现金股息最少将高达169.6亿港元。也就是说,两大股东不需动用资金支付私有化的成本,反而有现金收取。也有人认为,李泽楷私有化的下一步可能是整体出售电盈。事实上,在入主电盈之后,李泽楷一直在为自己寻找退出的时机。
如果电盈得以私有化,李泽楷和中国联通将摆脱小股东和资本市场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重组或业务调整,企业行为的灵活性将大大增强,股东的年度分红收益也可能大大增加。
小股东强烈抗议
电盈私有化一事已获特别股东大会及法院会议表决通过。按照最新方案,李泽楷和中国联通将以每股4.5港元的价格私有化电盈,总成本约为22亿美元。
当时,有小股东要求把私有化动议延后,但最终被会议主席、电盈非执行董事霍德否决。结果公布后,立刻引起了许多中小股民的强烈不满和抗议,他们认为电盈的做法损害了小股东的利益,更有人认为电盈私有化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的嫌疑。
记者获悉,2月15日,数十名电盈小股东聚集在电盈总部大楼外抗议,不满私有化计划。其中一名小股东对记者表示,电盈高层的所作所为,对小股东很不公平——此方案在完成私有化后,会向大股东派发特别股息,小股东无法享受到任何好处。而中国联通高层人士表示,成功私有化后,不排除将其电讯资产重新上市,这样来看也是为了保护大股东的利益。
据悉,不少小股东在香港电讯时代已持有该股至今,过去9年,公司股价下跌超过90%。因此,当他们听到私有化消息后,不满情绪愤然而生。
更有小股东在电盈的大楼门前举着对电盈做法不满的标语,并叫嚷要求与管理层见面会谈。他们认为,电盈私有化方案获得通过,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是公司设计的一个大陷阱。比如2月4日和2月9日两次股东大会,会议冗长得让人无法忍受,而后面一场股东大会持续时间更超过6个小时,令许多年迈的老股东体力不支,中途而退。
“电盈的私有化方案,看不出对小股民们有任何怜悯之心。根据电盈最初的安排,私有化后,电盈会向盈科拓展及中国联通派发高达169.64亿港元至175.65亿港元的现金股息,按现在4.5港元的私有化收购价,至少净赚数亿港元。”有行业人士如此认为,“在电盈私有化过程中,大股东与小股东明显处于不对等地位。”
江河日下的股价是电盈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它的看淡。电盈收购香港电讯后,公司反而没了生气,盈利能力也大幅下滑。不过,这并不影响管理层的收入,他们依然从中获利颇丰,李泽楷是最大受益者,通过各种经济杠杆,获利超50亿港元。这次私有化更是利用特别股息安排,令大股东不费毫厘便完成收购,小股东的愤怒不难理解。
在李泽楷入主电盈后,不少小股民也跟随李泽楷以高价购入电盈股票(巅峰时期,电盈股票每股达142.5港元),但2000年至2008年间,电盈市值蒸超过90%,数千名电盈员工被解雇或减薪。当年高价买进的小股民损失惨重,他们当然反对电盈以4.5元的低价购入他们高价购入的股票,然后退市。
私有化之猫腻
尽管电盈私有化方案已经获得了股东大会的批准,但最终能否顺利退市,仍存诸多变数。不少小股东强烈反对私有化,并认为有人透过“买票”让方案获得通过。而香港证监会介入调查,让电盈私有化退市方案进一步被蒙上阴影。
前香港联交所非执行董事韦伯表示,他已从公司的股东登记册中发现了猫腻——有人向数百位保险经纪人赠送免费的电盈股份,以换取投票支持。他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提到,有数百名富通保险的经纪人同意签订一份投票同意书,在2月4日举行的私有化投票大会上投赞成票,结果是各自获取一手(1000股)电盈股份。如果私有化获得通过,他们将每人套现4500港元的现金。电盈不惜血本这样做,目的就是想影响股东大会的结果,并如愿完成私有化。
“其中的疑点太多了,那些保险经纪人大多来自富通保险(其前身正是李泽楷控股的盈拓旗下的盈科保险),且这些新股东持有电盈股份和交易时间(1月21日)都相同。”韦伯认为,“在1403个赞成票股东中,有很多新登记股东,但854反对票则没有这一现象,希望香港高等法院认真对待这一事件。”
而香港民建联方面的立法会议员表示,收到电盈小股东举报,有人出钱要求他们买入盈科股份,再授权他人投票。之前,有投资者到证监会及廉政公署举报,指有人安排“买票”,以影响电盈股东大会的结果。由于事态严重,香港证监会已经封存电盈此次股东大会的投票文件,取走了投票记录及相关数据,以展开进一步调查。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私有化仍须待2月24日法院聆讯作最后裁决,所以香港证监会必须在此之前完成调查,查明可疑持股的来源,消除小股东及外界疑虑,然后分析这些股份是否与任何一方存在利益关系,再将初步调查结果直接或间接转交给法院。以确保电盈私有化过程公正合法。如果时间不够,应该延后聆讯日期。
但有法律人士在接受《IT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若仅是众多同一家公司的人同时购入电盈股份,并不能说明全部,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有人在背后操作投票结果,才算构成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