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洁琳
上周末宝胜股份发布2008年年报,受金融风暴冲击,公司净利润511.43万元,较上年大幅下滑96%,每股收益仅为0.03元。
同时,年报显示一直受到基金和QFII青睐的宝胜股份在2008年第四季度遭到二者大幅减仓,截至12月底,宝胜股份持股1%以上的基金仅存1家。
7家基金退出流通前十
宝胜从未遭遇如此抛弃
根据三季报披露,截至10月底宝胜股份十大流通股东中有7家基金和通用电气资产管理公司1家QFII,共持股数占到总股本的15.97%。而到了2008年12月31日,这8家机构已悉数离场。新近的有三家基金,但从持股数仅占总股本的3.31%。同时,仅有广发小盘成长股票型基金一家持有350万股,占到了总股本的1%,其余2家持股数均不超过102万股。
而历史数据显示,宝胜前身是1985年兴建的江苏宝胜电缆厂,主要从事电线电缆及电缆附件开发、制造、销售及相关的生产技术开发。宝胜股份2004年上市,总股本1.56亿。目前流通盘仅为9291.65万股。
而这只小盘股在四季度之前,一直是基金、QFII、社保等机构热衷的对象。
2006年一季报中,宝胜股份十大流通股东全部是机构,包括4家基金、2家社保基金、2家QFII及1家保险、1家企业年金。此后两年多时间,宝胜股份每季度前十大流通股东几乎都被机构占据着。
从近三年机构投资者持股数也可以看出机构对宝胜的青睐。2006一季度机构共持有宝胜股份1400万股,占总股本的23%,到了2006年底,这一数值上升到了36%。2007年甚至一度达到64%。而2008年也基本维持在35%以上。
到了2008年年报,宝胜股份却突然遭到机构集体抛弃,机构持股比例降至14.36%。三季报中十大流通股东出现的基金全部撤离,其中包括从2007年就开始持有宝胜的光大保德量化型基金、基金、基金等。
铜价暴跌
机构离场或为宝胜套保巨亏
Topveiw数据显示,10月底机构曾大幅卖出宝胜股份。在10月24日至29日间四个交易日,宝胜股份机构持仓从32.3%降至1.9%,机构席位四个交易日抛售了2824万股。
就在2天后,宝胜股份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2006年制订的"锁铜"管理办法,自2008年10月以来,公司因部分客户推迟交货期采取了"移仓"措施,由于近一个月铜价出现了大幅下跌,"移仓"产生了5700万元浮亏。
本来10月24日开始,宝胜股份连续四天股价从7元附近最高涨到9元以上,而此公告一出,其股价连续三天被打至跌停。之后持续两天跌势,到11月7日曾创出历史最低价5.68元/股。
而闻风而动的机构已在此前逃逸。
由于宝胜股份1月至9月净利润仅为8140万元,坊间担心期市浮亏将成为一枚不定时炸弹,拖累宝胜2008年业绩,甚至导致亏损。而这或许也是机构此轮下跌之后没有再跟进的原因。
08净利减九成
套保亏损多方拖累报表
报告期,宝胜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5.26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3%;但是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511.43万元,却同比下降了96.23%。
其中"移仓"浮亏的5700万元已计入当期损益,直接吞噬了大部分宝胜2008年利润。而另外因铜价暴跌,宝胜股份未履行与南京华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的合同,其未决诉讼也计提了1077万元,减少了当期损益。
同时,年报还显示,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宝胜股份套保铜期浮动亏损为1.01亿元,扣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净影响额2540万元后,造成了“资本公积-其他”减少达75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