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元集团并购了破产的河北三鹿,“三元模式”能否促进中国乳业回归理性,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提振消费者信心?人们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彭 波 王明浩
3月4日,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39号,原三鹿集团总部。几名工人把红色的三元标志挂上大楼最显眼的地方。三元拍得原三鹿集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可持续经营的有效资产。
“过去的已经过去,现在,河北三元要从零开始。”河北三元总经理高青山表示,到年底,河北三元的销售量预计达到10亿元,相当于原来三鹿年销售量的1/4。
奶源供应:
打造三元新模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造成三鹿这个乳业巨头崩溃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出在奶源上。在这方面,河北三元已经做出了长远的规划。”在这场席卷全国的三聚氰胺风波中,三元是为数不多经得起考验的几家乳品生产企业之一。对此,高青山认为,是三元独特的奶源管理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脱胎于农垦局的公司,三元拥有自己的独立牧场,这使得三元能够对奶源实施最严格的监控措施。现在,三元集团也打算将这套体系,移植到河北三元中来。
“将奶源作为生产的第一车间”,似乎已经成为河北三元实现迅速崛起的一道保障。“在奶源和加工之间,建立一种直接的、没有任何中间环节的保证链。同时把成乳牛的饲料配方统一起来,所有奶牛吃的都是一个配方的饲料,这样奶源品质有了绝对保障。”在谈到对河北三元未来的规划时,高青山用了一半的时间介绍如何建立其特有的奶源供应体系,“在未来的3至5年内,我们将投资15亿元,建成2万头成乳牛的牧场,这将彻底解决奶源的质量安全问题。”
除了自建牧场外,河北三元还打算采用承包的方式。在河北省元氏县,三元集团建起了一个标准化的奶源基地。三元集团奶源组负责人王宝柱说,这个基地是由河北三元向当地的养牛户承包过来的,所有的技术都由三元集团托管,实施标准化、正规化饲养。现在,这个基地有600头奶牛,日产鲜奶10吨左右。
“以前那种奶农散养的模式将会被逐步淘汰。”在高青山看来,这种承包模式,不仅能保证奶源质量,还能解决农民工就业:“奶牛通过防疫检疫后,三元愿意将农民的牛或者租或者买,建立起符合三元标准的奶源基地,然后让农民来牧场或者饲料厂打工。三元将与农民签署订单协议,保障他们的收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农民就业团队,从奶牛的养殖到饲料的种植加工,每个环节都能够有效地得到产业链模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