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合资汽车公司都是依靠国际本部输入汽车产品,从而开拓市场。然而,一旦外资方破产重组,优良而强壮的中国分支如何继续生存下去?
作者:张文强
中国的汽车合资公司可能从未遇到此类情况——总部垮塌,而分支蓬勃发展。通用正在制造这个特别的故事。如果通用在美国实施破产重组,那么上海通用的命运也将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反过来,上海通用如果能够离开通用生存,它将为中国汽车企业提供一个特别的模板。
3月最新消息显示,面对一蹶不振的北美市场和越来越大的亏损漏洞,通用汽车公司的高管们已更愿意考虑尽快实施由政府资助的破产重组。华尔街评论称:“他们已不再担心此举会吓跑众多客户,令公司无法生存。”
这一立场与去年年底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瓦格纳的立场大相径庭。瓦格纳去年12月曾向美国国会和白宫表示,破产重组会导致通用的品牌受损,并将导致其收入大幅减少,最终的结果是通用汽车无法复苏。
3月5日,外电披露通用汽车的审计机构对该公司持续运营的能力表示“强烈质疑”,这一消息进一步增加了通用汽车申请破产重组的可能性。目前,奥巴马的汽车业专责小组正在考虑应向通用汽车再提供多少资助。同时,通用汽车的破产顾问们一直在着手制定一项计划,旨在减轻破产对通用汽车旗下品牌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如果全球经济向好,通用可能保留至少9个品牌,包括雪佛兰、GMC、庞蒂亚克、奥兹莫比尔、凯迪拉克、萨博、悍马、土星,当然,还有庞大的另一部分——欧宝。但如今外界环境恶劣,通用的破产重组将可能使其中的任意一个品牌被出售。
危险的上海通用
上海通用是中国汽车业发展进程中的一面大旗。
从2004年到2007年,上海通用一直占据中国汽车销售总量第一的位置,凭借出色的营销团队,上海通用将旗下几款车型重新包装为别克与雪佛兰品牌,来自于欧宝的车型“赛欧”在不同的时间被贴上了“别克赛欧”与“雪佛兰赛欧”两张面孔,凭借“别克”与“雪佛兰”的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赛欧一度成为中国经济型轿车的标杆性车型。
即使是别克凯越这样的外观普通、性能也并不出众的车型,上海通用一样有办法将它打造成销量最大的A级车之一,挂着别克标识的凯越月销量过万,尽管它只是一款来自韩国大宇的车型。
在中国汽车业界,上海通用一直以“会卖车”享誉业内。从1997年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开始,上海通用仅仅用了8年时间,便击败进入中国汽车市场20多年的南北大众,成为2005年中国汽车销量冠军。
但它在这一位置上坐了仅仅两年的时间,又再次被南北大众反超。据中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2008年上海通用的总销量落后于上海大众与一汽大众,排名第三。
“上海通用销量下滑的原因在于,在越来越成熟的中国汽车市场,仅靠营销策略拉动销售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而且,在当下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通用在北美的局势也在中国消费者中普遍流传,而这一信息让中国的消费者对于其产品未来的售后服务能力充满忧虑。”独立汽车产业分析师刘峰说。
汽车咨询机构新华信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也许更能说明问题:51.5%的被调查者都表示,如果通用破产,他们将放弃购买通用旗下品牌的车子。
事实上,这种情绪已经开始在上海通用的经销商中普遍蔓延,萨博的经销商目前状态最为明显。
在上海通用的营销网络中,萨博是豪华车领域的一个标志性品牌,2008年萨博的销量同比增长35.3%,“贴地飞行”的广告语广为流传。但萨博仅在中国维持了短短一年的好日子后便遭遇生死考验。一方面,通用由于财务危机,已经无暇顾及萨博;另一方面,欧美市场由于经济危机导致豪华车市场不断萎缩,萨博已经无力承担日常运营。2月20日,萨博被迫向瑞典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对于萨博的经销商而言,未来能否继续引入萨博的车子、是否有足够的零部件支撑售后服务体系成为核心问题,因为他们已经投入的4S店动辄数百万元的投资规模,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收回成本。
“我们不会放弃萨博品牌,”在今年的上海通用的经销商大会上,上海通用副总经理孙晓东为萨博的经销商们吃了一粒定心丸。
迫于形势,上海通用将今年的销售目标界定得相当宽松,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丁磊在经销商大会上为上海通用界定的增长预期是10.02%,但“销量如果低于50万辆仍能达到目前的市场份额,也可以接受。”上海通用去年销量只达到43.2万辆,同比下降9%,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中所占份额超过6%。
如果通用撑不过今年上半年,则上海通用计划今年投放的三款重量级新车将会失去母体,包括凯迪拉克新SRX、别克新君越和雪佛兰科鲁兹,它们未来的售后维修问题将可能由上海通用与它们的新东家商谈。
而通用原计划未来的两年内在中国市场推出的雪佛兰和别克品牌的另外五款车型,也可能因为别克或雪佛兰的归属问题而生变。
显然,上海通用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一旦通用破产,上海通用将失去通用体系下各个产品的输入权利。通用的各个品牌若被分拆给不同的汽车制造商或者财团,上海通用若想继续引入通用原有的车型,需要重新与这些品牌的所有者商谈技术购买甚至合资事宜,否则,上海通用将成无本之木,现有的车型资源将在5~10年后因为产品老化而遭到市场淘汰,而分拆后高昂的引进成本将使其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如此看来,上海通用的未来异常危险。
合资自主品牌
上海通用当下的状况为中国企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问题:在依靠国际本部产品输入带动市场的企业中,一旦企业本部破产,优良而强壮的分支如何继续生存下去?
八佰伴百货便是本部破产而分部运营良好的案例。1997年,日本八佰伴破产后,其创始人和田一夫依靠养老金与演讲谋生,但其中国分部独立运营良好,至今,上海浦东的八佰伴依然是上海最有人气的购物中心之一。
但通用与八佰伴最大的不同在于,八佰伴赖以扩张的基础是大型购物中心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八佰伴可以在不同的地域大规模地拷贝完成扩张。而通用只能通过产品输入来完成其在中国市场销量的增长。
中信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李春波认为,上海通用对通用汽车而言绝对是优质资产。如果通用不破产,它对上海通用的投入非但不会缩减,还会增加。不过,一旦通用汽车破产或欧宝品牌被出售,上海通用要面对的问题就会很复杂。“上海通用如何生存下去?答案似乎只有一个:一旦失去造血能力,上海通用除了发展自主品牌别无他途。”李春波说。
在汽车领域,关于合资自主品牌是否有必要的讨论第一次充满了现实意义。与中国的本土自主品牌相比,合资企业掌握了更为先进的制造技术,拥有更为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传统的观点,汽车合资企业拥有强大的后盾支撑,不需要“自力更生”,但通用作为后盾却有可能坍塌,这为中国汽车合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和依据。
“尽管通用汽车正遭受巨大压力,但通用非常明确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中国市场也是通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上海通用近些年运行良好,财务独立核算,目前运转资金充裕,而且盈利状态良好。”上海通用公关专员丁耿一再强调上海通用优良的财务状况。
事实上,依靠10年左右的积累,上海通用已经有足够的资本支撑“泛亚”这一研发机构。作为上汽与通用为上海通用量身定做、针对中国市场的研发机构,泛亚拥有多套世界领先的设施,它几乎可以完成从造型设计、油泥模型制作、整车总布置、工程设计、样车制作到道路试验的研发全过程,并已融入通用的全球开发体系,是通用在全球的六大核心工程中心之一。
成立初期,泛亚的职责是赛欧、君威、君越等车型的本土化研发工作,此后,基于丰富的研发技术积累,泛亚独立研发出麒麟、凤凰、鲲鹏、畅意和别克未来等概念车,别克未来在2007年的上海车展上被选为代表通用的全球概念车向全球首发。
如今,泛亚的工程师达1600多名,其中有30余位国外专业人士,并拥有一个投资达16亿元的大型试车场。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透露,泛亚2009年以后的目标是要提升架构开发能力,将把商用车和低成本小车、微型车作为研发重点,其自主研发的全新车型将在上海通用投产。
上海通用成立泛亚的初衷,是致力于产品本土化研究。这一次歪打正着,泛亚将是上海通用新的造血基地,这让上海通用即使脱离了通用,也有可能生存下去。与上海通用类似,上海大众、广州本田都在致力于打造合资自主品牌——上海大众的“哪吒”、广州本田的“理念”,都是合资自主开发的产物。
“合资自主品牌这一模式对于中国汽车合资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品牌全球其他市场急剧下滑的背景下,合资自主品牌为本部破产的合资企业提供了另一条生存的道路。”刘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