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涂露芳)正式开飞刚满四年的民营航空,在资金困局的重压下迈出了“国”进“民”退的步伐。记者从四川航空集团获悉,继2006年向鹰联航空注资2000万元之后,川航集团日前再度注资2亿元,以76%的股比绝对控股鹰联,从而宣告鹰联航空正式退出民营航空阵营。
重组后的鹰联航空,成为以国资为主,民营参股为辅的多元化投资航空公司。除川航集团外,成都华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股15.13%,广东空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安微联公关咨询有限公司、美林控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均瑶航空投资公司分别占股3%、2.67%、2.67%和0.33%。
记者了解到,民营均瑶集团也曾试图控股鹰联航空,但创办吉祥航空、控股奥凯后已经资金紧张,再度扩张有心无力。17日下午,鹰联航空已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确定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川航高管出任。川航增资后,鹰联航空注册资金由成立之初的8000万元增至3亿元,负债率从90%降到80%以下。新注入的资金将主要用于解决公司欠债问题,同时扩充机队拓展业务。
奥凯、鹰联、东星遭遇的困境,并不意味着民营航空失去了生存空间。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经管系主任耿淑香认为,目前,春秋航空、吉祥航空依然保持较好的经营业绩,这说明只要找准定位,实现与国有航空的差异化竞争,民营航空还是能经受市场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