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生化重组议案今上会
油价下滑给拟收购资产前景蒙阴影
现在石油40多美元一桶,石油演化而出的二甲醚全行业亏损,而威远生化资产置入的两家公司均以二甲醚为主要产品,这样的重组对公司来说并不是件好事。
□ 本报记者 矫 月
今日,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将审核威化生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重大资产重组事宜。
威远生化在3月曾提交过一次重组方案,但是却遭到否决,此次重组能否过会引发投资者关注。但是有投资者拨打本报热线电话质疑威远生化购买资产的前景,高价购入的资产是否能为公司未来带来收益?
上周五, 威远生化董秘付百林告诉本报记者,威远生化的重组材料已经上会。但他并没有回答何时会公布审核结果。对此,威远生化董秘办的工作人士表示,相关材料已经上交,公司目前只能等待。
投资者如今
对重组反映冷淡
说起来,威远生化此次重组并不是一番风顺,而随着重组成功与失败消息的传来,公司的股价也相应呈现出大涨大跌的态势。对此,投资者也曾接连跟风,而跟风后的连日大跌也让投资者失望连连。
威远生化的这次重组可以追溯到2007年11月。由于11月2日、5日、6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11月7日,威远生化发出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对此,公司控股股东表示,有关方面现正商讨重大事项,但该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
2007年11月7日威远生化停牌之后,就一直处于停牌状态,直到2008年1月24日才开始复牌,并声称:公司拟向其实际控制人王玉锁控制的新奥控股投资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000万股A股,以购买新奥控股拥有的新能(张家港)能源有限公司75%的股权,和新能(蚌埠)能源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而这两家公司主营业务都是生产二甲醚。其增发价不低于7.56元。
2008年3月,重组消息发出后的当日,威远生化的股价连续六日涨停,随后更是一路高歌,3月4日,股价最高达17.60元/股。可3月末,威远生化重组议案被否后,公司股价一路下滑。
直到2008年9月,威远生化再次提出重组计划,公司的股价仍没有回升,投资者也有些心灰意冷。
今年3月13日,威远生化重组之路终于走到尽头,投资者也在期盼上会的结果,新的增发价格7.31元/股比上次计划价格降低了0.35元,但13日的股价却仍然跌破预期发行价,以7.02元/股的价格收盘。
对此,投资者再次提心吊胆,担心威远生化的重组会不会如上次一般搁浅。威远生化的重组计划从去年10月通过股东大会至今已有半年的时间,如果这次上会没有成功的话,投资者怀疑公司是否会放弃继续重组。
原油价格下跌
影响拟收购资产前景
资料显示,威远生化此次定向增发计划以7.31元/股增发7539万股,拟购买新奥控股持有的新能(张家港)75%的股权、新能(蚌埠)100%的股权。两公司所产二甲醚,主要卖给燃气经销商,由经销商按20%比例掺烧在用液化石油气中。资产置入完成后,威远生化将由一家主营业务为农药的化工企业,最终变身为一家主营二甲醚的能源公司。
但有投资者提出怀疑,现在石油40多美元一桶,石油演化而出的二甲醚全行业亏损,而威远生化资产置入的两家公司均以二甲醚为主要产品,这样的重组对公司来说并不是件好事。
受金融危机、国际油价下滑的影响,液化气市场持续走跌,二甲醚的价格优势丧失殆尽。2008年下半年油价回落后,二甲醚生产企业的利润就开始大幅缩水,更多时候是赔钱。
此外,威远生化已将二甲醚当成了公司今后的主营业务之一,但投资者对其前景并不看好。
据中国石油和化工业协会2008年12月份的最新调查,全国目前约有40.3%的二甲醚装置停产,45.8%的装置出于限产或半停产状态,仅13.9%的装置维持正常生产,国内二甲醚步入停车高峰期。
不仅如此,如果重组成功,威远生化还将面临同业竞争的问题。据威远生化董秘办工作人员透露,公司重组后,除了扩建张家港的计划外,还没有继续购入相关资产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