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抗议合并,后遭遇停航,这家民营航空公司究竟发生了什么?
3月14日,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应武汉市政府的请求,自该日24时起暂停东星航空航线航班经营许可。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下简称“中航集团”)总经理孔栋在全国两会上表示“月底完成对东星航空收购”的话音刚落,事情突然出现戏剧化一幕。上周五(13日)晚间,东星航空发表媒体公开信,称由于二者在思想理念和做事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公司董事会决定拒绝与中航集团展开合作。”
不到24小时,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简称“中南民航局”)宣布,应武汉市政府的请求,自3月14日24时起暂停东星航空航线航班经营许可。理由是东星航空拖欠美国通用电气商业航空服务公司的飞机租金。
东星何以沉默良久突然开声抗议?既非东星航空股东,又非行业主管机构的武汉市政府,缘何提请东星航空停航?东星航空、中航集团、当地政府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纠葛?记者多次致电东星航空及中航集团相关负责人寻求更多细节,但除了东星航空董事长兰世立的秘书外,其余人士的电话均无法接通。
有东星航空员工爆料称,公司曾内部传达并购后的裁员降薪令,一些部门的裁员比例高达90%.“现在连我们都找不到兰总,我们也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位员工说。
拒绝收购
东星航空在媒体公开信中写道,“我公司董事会经近几个月来与中国航空集团公司的接触与了解,认为无法与其合作。现将有关事项声明如下:一,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与本公司因为思想理念和做事方法差异较大,与其难以合作;二,因我公司规模太小,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太大,难以形成商业合作的基础;三,我公司的经营理念与其难以达成共识。鉴于以上因素,我公司董事会决定拒绝与其合作。特此声明!”
声音一出,外界顿时哗然。因为就在3天前,中航集团还与湖北省政府就共同打造武汉航空枢纽签订了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该集团将把武汉作为其国内核心网络枢纽进行高起点建设,不断加大运力投放。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在协议签署时曾表示,希望中航集团大胆投入,大胆推进。孔栋也表示,此次合作标志着中航集团正式进入中南地区发展,并拥有自己的基地和公司。
在两会期间,孔栋更多次对外吹风,将在本月内完成对东星航空100%股权的收购。仔细回顾1月收购事件首次曝光至今的过程便发现,被收购方东星航空始终处于沉默状态。即便此番发出措辞坚决的公开信,东星航空依然不愿吐露内情。兰世立的秘书称,“我已经接到了指示,只能告诉你公司的运营存在问题”,但其随即反问记者,“去年那么困难我们都挺过去了,今年没有雪灾,没有地震,没有高油价,你觉得我还能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