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阶段马云正准备带领淘宝进入美国市场,然而最近马云却表示,美国的同行eBay在中国没有失败,只是暂时的,且称双方未来有可能合作。对将来的竞争对手这样评价是什么意思?答案是捧杀。
一、故意捧捧对方,让其放松警惕
据有关报道,3月12日,马云在总部位于纽约的美国亚洲协会发表了讲话。在针对媒体关注的马云带领淘宝进入美国市场的有关提问时,马云表示,淘宝到美国并不是为了和eBay竞争,而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马云称,eBay在中国没有失败,只是暂时的,他甚至表示,双方未来有可能合作。
本月初,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演讲时曾表示,淘宝和支付宝业务将进军美国市场。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马云此番表态是什么意思?我想就是捧杀。
要知道,在中国市场,淘宝网曾经利用18个月后来者居上,击败当时排名第一的eBay易趣,并使eBay在中国的失守成为互联网跨国企业在中国失败的一典型案例。
这对于eBay而言应该是一段耻辱的历史,eBay易趣一直也通过各类策略想翻身,甚至血耻。然而,马云现在却这样评价,说他们没失败,还可能与他们合作,这难道不是“捧杀”?
马云的目的很明显,要让对手放松警惕,毕竟淘宝是要来抢eBay的地盘。
二、国内油水不大,美国同行猛赚
其实,谈起淘宝为什么要进军美国市场,原因不仅是因为美国的互联网市场全球领先,具有风向标的作用,更重要的,淘宝在国内的油水不大,但美国的同行eBay却赚了不少,虽然淘宝在国内似乎“环顾四周,却找不到对手”(因为其已经占据了国内C2C80%以上的份额)。
拿2008年来讲,淘宝的全年交易额为999.6亿人民币(中间可能包含了淘宝B2C商城的营收),怎么也可以折合美元140多亿,但是马云却对赢利的问题避而不谈,也许是为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但80%多以上的份额还要怎么扩大?问题应该在于淘宝在国内的赢利情况并不怎么样。
反观eBay,其2008年营收为85.4亿美元,似乎比淘宝的年收入还低,但eBay却在2008年取得了17.8亿美元的利润,20%左右的赢利率不能不引起马云垂涎三尺。
因此,马云要把战场扩大到美国市场,当一个入侵者,赚美国人和其他地区人的钱。
三、对手虽有业绩,淘宝似不畏惧
那么,马云进军美国之军能否有好的前景?目前虽然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但可以看出马云并不畏惧。
虽然对手eBay在美国的业绩不错,但其中包含了支付工具PayPal与通信工具Skype的收入。同时,eBay的收入利益于美国较成熟的电子商务消费环境,例如消费习惯、信用与支付普及率等。而这些消费环境对于淘宝将也是同样可以享受到的。
从淘宝自身而言,它还有自己的一些优势。一方面,有B2B阿里巴巴做后盾,既可以为卖家提供充足的货源,还能为淘宝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有雅虎口碑的分类广告支持,可以为淘宝的卖家与买家提供更多的交易机会,而这一模式甚至连eBay也在考虑引入。
总之,马云看来是看准了“美国遍地是黄金”,下决心要用淘宝去美国淘“金”淘“宝”,但肯定要碰上eBay这个强劲对手,谙熟武侠策略的马云就用了一计“笑里藏刀”,让对手麻痹,让对手放松警惕,从而达到乘虚而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