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将回购已行权但尚未解锁 的 全 部636.48万股股份,并予以注销。
每经记者 孙嘉夏 发自上海
作为国内第一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002021,收盘价5.14元)的股权激励进程却不得不半道夭折。公司今日发布公告称,将回购已行权但尚未解锁的全部636.48万股股份,并予以注销。
2008年2月,中捷股份将10名激励对象所持可行权股票期权统一行权,行权价格为4.02元,但此后中捷股份却曝出了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资金的丑闻,致使激励方案不得不暂停。
将回购638万股激励股票
中捷股份今日公告称,董事会已经拟定了《回购并注销已行权的股权激励股票的预案》,该回购方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
2006年7月,中捷股份开始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2008年2月,公司将10名激励对象所持可行权股票期权予以统一行权,行权价格为4.02元,行权数量为638.48万股。此次中捷股份将回购全部638.48万股已行权的股权激励股票,并由中登公司深圳分公司在回购方案实施之日,直接从公司10名股权激励对象账户定向回购股份至公司为本次回购开设的证券专用账户。
由于当时的行权价格为4.02元,中捷股份表示,此次回购的定价原则为,取包括“股权激励行权4.02元”、“审议回购事项的股东大会召开前20个交易日内的中捷股份股票均价”、“回购方案实施日前一个交易日中捷股份股票均价”三者中价格较低者。中捷股份预计拟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在2600万元左右,全部为公司自有资金。
中捷股份称,回购股份不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以《公司2008年度业绩快报》为依据,截至2008年末,公司合并报表货币资金约6.5亿元,此次回购资金约2600万元。公司董事会将合理安排调度,保证公司生产经营资金使用。如果暂以4.02元/股作为回购价格计算,此次股份回购完成后,公司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每股净资产略有减少,资产负债率指标略有提高。
国内首家实施股权激励
中捷股份是国内第一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因推出创新的股权激励方案而受到市场瞩目。由于内控制度不够完善,发生大股东违规占用公司资金的事件,至2007年末,占用金额高达1.7亿元左右。当时,包括原董事长蔡开坚、董事财务总监唐为斌等人在内的高管受到深交所公开谴责,并被认定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之后,蔡开坚等人辞去了所任公司职务。
公司称,这一事件“给公司形象和运营环境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教训十分深刻。公司及全体高管将认真总结教训,努力作好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重建市场信心”。
公司表示,此次回购,即因为本次股权激励对象均为前任或现任高管,对在大股东违规占用公司资金事件中负有一定责任,因此决定回购已行权但尚未解锁的全部股份636.48万股,并予以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