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资深记者 刘亮
收购方:联想集团
被收购方:IBMPC业务
收购时间:2004年12月8日
成交价格:17.5亿美元
整合状况:初期整合较顺利,目前并购后遗症开始显现,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联想2008的亏损
在柳传志看来,联想过去的鲜明特点在于其灵活和机敏。但并购IBMPC业务之后,这种灵活和机敏正在消失。这位“联想教父”复出的任务就是继续进行整合
半年多之前的2008年5月,杨元庆还自信地对媒体表示,“我们已经脱胎换骨,联想已经成功完成了与IBMPC的业务整合”。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料。
2008年11月,联想交出了自并购IBMPC业务以来,最差的一份财报,2008/2009财年第二财季(2008年7〜9月)联想的利润只有23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8.1%。
形势还在继续恶化。2009年2月5日,联想对外公布了自己2008/2009财年第三财季(2008年10〜12月)的业绩,净亏损9700万美元。许多证券分析师认为,联想的亏损只是开始,预计联想第四财季度可能会面临更糟糕的情况。一位分析师甚至认为,加上之前联想宣布的1.5亿重组成本,联想第四财季可能会面临2.73亿美元的亏损。
有分析认为,联想2005年对IBM个人电脑业务引人瞩目的并购,应该对联想目前的困境负有一定的责任。一场炫耀性的并购可能会吸引媒体的关注,但却会使公司在战略上陷入被动。这次并购鼓励联想将业务重点放在了商用电脑领域,而随着企业纷纷减少开支,联想的业绩也受到了重创。
与此同时,联想目前30%以上的销售是在中国市场实现的,它在开拓中国以外消费电脑市场领域起步较晚,还缺乏在中国之外的市场扩展消费电脑业务的能力,所以不得不在日益萎缩的商用电脑市场上苦苦打拼。
值得一提的是,联想并购IBMPC业务的初期整合是成功的。只用了半年时间,联想就把原IBM的PC业务从亏损转变成了盈利。尽管如此,在其后的日子里,对于这起跨越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的并购,还是争议不断。
还未创造并购奇迹
2003年年底,IBM再次向联想伸出了橄榄枝,提出愿意向联想出售其PC业务。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调查和谈判之后,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并购IBMPC事业部,并购内容包括IBM在全球的台式和笔记本电脑领域的全部业务。
通过并购,联想获得了IBM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全部知识产权,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一万名员工,以及在五年内使用“IBM”和“Think”品牌的权利。并购之后,联想以中国为主要生产基地,却将总部转移到了美国纽约,同时在北京和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市设立了运营中心。
联想并购IBMPC业务的支出总计为17.5亿美元。并购交易完成后,联想的股东当中,联想控股占有46.22%的股份,IBM占有18.91%的股份,公众股东占有34.87%的股份。并购以后,联想的年销售额超过了120亿美元,成为继戴尔和惠普之后全球第三大PC厂商,按照销售额排名,已经是进入世界500强之内的高科技和制造业企业。
对于此次并购,外界普遍评论,这是联想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然而并购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并购之后的整合。在世界并购史上,像联想这样的“蛇吞象”式跨国并购的成功率非常低,联想如果成功了,就等于是创造了世界并购史上的一个“奇迹”。
并购之后,联想上下同心,非常努力,刚开始还确实有点要创造“奇迹”的意思。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华商研究中心主任康荣平评价,联想在中国及亚太地区的市场地位和经营能力,使其有条件抓住IBM战略转型带来的机会,并购了IBM的大量业务。对于并购初期的整合,联想引入了“融合”的概念,其核心是把联想融入由美国企业主导的全球PC商业体系中去。
联想、IBM作为两家优秀企业,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冲突。为了实现并购后的有效整合,联想少帅杨元庆制定了“坦诚、尊重、妥协”的三原则,联想将这种理念和原则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
对于IBM,联想更多是抱着研究、学习的态度,采用双品牌、双市场的战术,保持过渡期的暂时稳定,而不是急于改造。杨元庆解释,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矛盾,首先要做的是学会“妥协”,搞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等到有时间了再想办法解决双方的矛盾。
并购之后,联想把总部搬到全球IT业最发达的美国,总部工作语言用英语而非汉语。董事会成员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大量引入非中国人,使联想的商业运营基本上摆脱了在中国市场形成的惯性方式,融入到了全球的管理实践当中。与此同时,联想还引进了多家战略投资者,除IBM成为联想第二大股东外,联想还引入私人投资公司成为联想的战略投资者,从整体上提升了联想的公司治理水平。
并购之后的三年时间里,联想的销售额持续增加,除2003/2004财年销售利润由5.2%降至4.4%,其余各年份的销售利润都在迅速增长。2007/2008财年,联想的利润甚至大幅上升了237%。当时,杨元庆表示,比起合并的第一年,联想的营业收入实现了5倍增长,“这证明在成功完成并购之后,经过整合,联想已经回到以前的盈利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