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恩怨之瑞星微点
■本刊记者/彭峰
杀毒软件业的江湖从来都不平静。新年刚过,一年一度的大戏又拉开了帷幕,这一次对阵的双方是微点和瑞星。
2009年2月18日,国内杀毒软件行业巨头瑞星公司董事会发表声明,指责某记者捏造事实,肆意诋毁瑞星的声誉,为东方微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点)进行商业炒作。微点在第二天立即做出回应,指出瑞星曾经官商勾结,制造假案陷害微点,给微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这一轮口水战的起源,则是2月17日《科技日报》发表的一篇名为《一项重大原始创新何以大难不死》的文章,报道了微点在瑞星与原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处长于兵等人的封杀之下如何起死回生的故事。
由此,微点和瑞星之间一段长达三年多的恩怨展现在读者面前。
被陷害的微点
2005年10月,一条题为“全国网络病毒第一案告破,杀毒公司传播多种病毒”的消息,在各大媒体刊出,震惊业内外。消息称,“北京东方微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软件研制过程中,违规在互联网上下载、运行多种病毒,”“致使计算机病毒在互联网上大量传播,严重危害网络安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此案的结果是案件当事人之一、微点公司副总经理田亚葵被警方以涉嫌“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后果”逮捕关押11个月。微点也背上了“防病毒公司传毒”的罪名,其“打破了对于计算机病毒只能被动防御局面”的产品“主动防御病毒软件”上市受阻近三年。
直到2007年底,微点主动防御软件在被封杀长达两年半后,获准向国家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检验中心办理产品上市销售前的检测手续,为申请产品销售许可证扫除了障碍。微点主动防御软件在通过国家检测机构检测后,终于获得被阻挠了近三年的销售许可证。
据《科技日报》报道,2005年8月,时任网监处处长的于兵受瑞星之托铲除微点,派人到北京思麦特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和北京健桥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管理部,调查了解公司电脑被病毒感染及造成损失的情况。于兵在听取汇报上述两家公司有病毒感染但未造成损失的情况下,仍授意让思麦特公司和健桥公司,分别出具了10万元虚假损失证据材料。
就在这一年8月27日,为证实从思麦特公司和健桥公司查到的木马病毒——蠕虫病毒,是从东方微点公司副总经理田亚葵笔记本电脑中传播出来的,于兵授意他人召集病毒专家论证会。在论证过程中,没有给专家如实提供材料。专家论证后,在于兵授意下,专家意见又被从“基本可以确定”改为“可以确定”。
2005年9月,即微点副总经理田亚葵被刑事拘留后,由于缺少报案材料,于兵又派人到北京另外三家杀毒软件公司做工作,让三家公司分别出具虚假“病毒爆发”报案材料。同时,于兵委托由瑞星公司监事为合伙人的中润华会计师事务所,对东方微点副总田亚葵传播病毒案件涉及的有关损失进行评估,并将该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评估结论作为认定田亚葵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要证据。
据《科技日报》报道,北京市纪检机关经立案调查,查明“北京东方微点传播计算机病毒案件”是调取假报案、假损失、假鉴定等证据材料制造的一起假案。于兵因涉嫌收受瑞星公司贿赂、利用职务便利贪污公款,涉案金额巨大,于2008年9月10日被批准逮捕。另据透露,涉案的瑞星副总裁赵四章也于2008年8月1日被批捕。
相关链接:
“杀毒业最大丑闻”全景 中关村生存的血腥
瑞星卷入“诬陷门” 称系旧将恶意陷害
瑞星称正遭遇恶意诽谤
杀毒业丑闻揭秘:瑞星巨资行贿 多家公司涉嫌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