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公司存于中科证券和亚洲证券资金过亿元。五粮液财务部长罗军说:“存于亚洲证券的钱已冻结”
理财周报记者 黄莹颖/文
“我只是希望有人来管管他们变相理财的事情。”袁明(化名)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袁明是浙江的一位投资者,他在给理财周报的信函中声称,他发现(000858.SZ)披露的投资于证券市场的资金一直保持着数亿资金的水平。
袁明怀疑,这其实是五粮液将利润转移走的渠道之一。他告诉记者,他在调研后还了解到资金从五粮液流出的其他渠道:通过代理商或者广告费来转移利润。
数亿资金长期“冻结”
事情的起源是一则公告。2009年2月18日,五粮液在年报中披露了五粮液控股95%的子公司四川省宜宾五粮液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投资公司”)存于中科证券资金的损失。
“2006年2月24日,中科证券被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托管,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公司存放于中科证券宜宾营业部的存款金额为8294.60万元,中科证券清算组口头认定保证金为‘非正常客户保证金’,并划入不予投资者保证基金收购之列。投资公司于2008年2月向宜宾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报案,并拟通过司法部门取回保证金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
其案由是,2008年中科证券宜宾营业部总经理被宜宾公安以涉嫌诈骗罪逮捕,称其为获取总公司的“业务拓展费奖励”而诈骗五粮液投资公司。
袁明整理了五粮液投资公司与五粮液的资金往来及投资于证券市场的资金情况。
“五粮液投资公司在证券市场上运作的远不止中科证券这点资金。”
五粮液财报公布的数字是存于中科证券的那笔资金,但五粮液到底有多少钱以这种形式在证券市场上仍是个谜。2008年期末五粮液存于券商的存款加上投资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往来款余额合计约3亿元,袁明认为可以此估算五粮液在证券市场上运作的资金。
最让袁明不解的是,这些五粮液存在证券公司的大部分资金却长期处于闲置的状态。
“在2001年最多的时候投资股票的资金也就1900万元,而存于证券公司的资金达到4亿多,买股票的资金仅为总资金的4%。2002年之后买股票的投资成本最多也只有800万,而存在证券公司的资金始终维持1亿以上。”
袁明总结出,“在2000年-2005年期间(中科证券案件曝光之前),五粮液实际投资股票的资金占资金账户总额的比例一直仅为1.45%-5.59%之间。”
“正常的保证金存款只能获得极低的活期存款利息,五粮液投资公司长期从事这种没有收益的投资,图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