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美国纽约股市在2日遭遇重挫后,5日再次大跌,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4%。金融股再次成为重灾区,花旗集团股价自1986年上市以来首次盘中跌破每股1美元,最终以每股1.02美元报收。曾经傲视全球的花旗集团如今已沦为市场的垃圾股,花旗命运的逆转折射出美国金融业的严峻形势。
危机改变“巨无霸”命运
花旗集团曾经是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一场金融危机彻底改变了这个金融“巨无霸”的命运。
在2006年下半年,也就是次贷危机爆发前夕,花旗集团的股价曾经达到每股55.70美元,公司的市值高达2772亿美元。两年后的2009年3月5日,公司的市值只剩下55.96亿美元,缩水幅度达到了98%。根据彭博的数据统计,花旗集团目前在全球银行业的市值排名已降至第184名。因为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花旗集团过去5个季度的净亏损额高达375亿美元。
今年1月,花旗集团与摩根士丹利就合并双方经纪业务部门达成协议。此后,花旗集团宣布把旗下业务一分为二,将集团拆分为花旗公司和花旗控股两家公司。为了拯救花旗,美国政府也是“煞费苦心”。自去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已先后为花旗共注资450亿美元,并为其提供总额为3000亿美元的资产担保。2月底,美国政府与花旗集团达成股权转换协议,政府在花旗集团中的股权比例将升至36%。
市场对政府援手不买账
遗憾的是,市场对花旗自身所做的努力和政府的援手并不买账。政府此次股权转换的救助行动还成为花旗股价近来持续下跌的“导火索”——投资者因为担心政府的“部分国有化”施救措施将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因而纷纷减持花旗股票。在5日的市场交易中,花旗集团的股票盘中一度跌至每股97美分。
案例评说
危机发酵的写照
据新华社电 股市的下跌归根到底说明投资者对于政府救市措施的效果和经济前景缺乏信心。在金融危机不断升级、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背景下,利好消息难以提振投资者信心,但任何微小的负面消息都可能使投资者陷入恐慌。
花旗集团的命运是美国金融危机持续发酵的真实写照。从花旗集团的“沦落”可以洞悉美国金融业整体形势的严峻。5日,在穆迪氏投资服务公司宣布可能降低对美国几大银行的评级等消息影响下,美国另外三大银行的股票也遭到了市场的抛售,富国银行股价下跌15.94%,美国银行股价下跌11.70%,摩根大通股价下跌13.99%。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恐怕会有更多的银行被迫寻求政府援助。
欧美银行
靠注资渡难关
本报综合报道 纵观近来的金融形势,欧美大银行的糟糕业绩,成为引爆新一轮欧美救市的“始作俑者”。
2月底,英国老牌的苏格兰皇家银行披露,该银行2008年出现高达280亿英镑的亏损额,这使这家银行成为英国历史上亏损最严峻的企业,“加冕”英国历史上最赔钱企业。为了度过危机,该银行正采取裁员、接受政府注资、出售海外业务等措施。
同样,汇丰银行3月2日也承认,其美国消费者金融业务未来几年将需进一步注资。该行披露,在其拥有这项业务的6年内,其股票价值损失约为100亿美元。为了补充资金采取配股的消息,也导致了汇丰股价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