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退出哈尔滨可口可乐,9.7%股权2080万挂牌,外资有望100%控股
今日,可口可乐全球创新中心上海开幕,可口可乐全球总裁更亲临现场,这家百年全球企业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投资承诺时常挂在嘴边。事实上,就在这热闹的典礼背后,资本市场的变动也从另一角度折射出可口可乐的中国战略。
可口可乐全国35家瓶装厂之一———哈尔滨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9.7%的国资股权本周被悄无声息地挂上黑龙江省产权交易中心,开价2080万。昨日,记者则从黑龙江产权交易中心了解到,报名申请购买的资本和机构甚少。可口可乐中国实业公司(CCCI)尚未对是否会购入该部分股权表态,但若其出手,便标志着可口可乐将全资拥有这一生产销售渠道。一手操盘显然发展将更为顺畅,那么其余的瓶装厂是否会在此东北一角的小变化后遭遇类似的整合?
据了解,可口可乐(中国)实业有限公司是可口可乐全球装瓶业务投资集团在华投资的独资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可口可乐品牌饮料,销售区域覆盖拥有超过5亿人口的地区。而哈尔滨可口可乐则是可口可乐(中国)实业有限公司在华经营的十家装瓶厂之一。
据该产权交易中心的公告称:以2008年9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的评估报告显示,哈尔滨可口可乐资产总额3.16亿元,负债总额2.74亿元,净资产4213.9万元。
据介绍,哈尔滨可口可乐由三个股东组成,而大股东就是属于外资性质的可口可乐中国实业。此前有媒体称,哈尔滨可口可乐的外资股东可口可乐中国实业(哈尔滨)有限公司准备参与竞拍,并有可能全部拿下这部分股权,从而实现100%持股,进一步增强对该公司的控制权。
对于具有国资背景的出让方为何在去年可口可乐中国业绩大好的情况下出让股权,黑龙江产权交易中心王经理向记者表示,只接受委托,不清楚出让原因,而目前申请购买该股权的资本和机构还没有多少。
可口可乐主导欲加强
自2006年可口可乐购入与嘉里集团合资的装瓶业务嘉里饮料有限公司的控股权后,长久以来由可口可乐、嘉里、太古和中粮三家合作伙伴构成的方阵便“缺了一角”。当时便有观点认为,可口可乐将借此机会扩大在中国合资业务中的控制权。
就在嘉里和可口可乐说再见后,原本并不太受媒体关注的另外两家合作伙伴中粮、太古开始被聚焦。
2007年8月,中粮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食品公告称,中粮可口可乐向可口可乐出售其所持有的成都、哈尔滨、昆明、太原、武汉、吉林共6家装瓶厂的股权,作为交换,中粮可口可乐收购可口可乐持有的北京装瓶厂40%股权,从而使中粮可口可乐持有的股权增至75%.同时山东的两家装瓶厂也将成为中粮可口可乐的附属公司。
通过完成股权置换,中粮可口可乐和可口可乐两家企业的战略布局都发生的变化是:中粮可口可乐得到了北京装瓶厂的绝对控制权,同时也交出了6个省的生产和销售权。可口可乐通过放弃一个饱和市场换得6个新市场。尽管可口可乐官方没有承认,但中粮可口可乐多少被限制在了华北和西北地区。
而从眼下的情况来看,如果此次拿下哈尔滨国资的9.7%,或许标识着可口可乐整合瓶装厂的大幕进一步拉开。如今可口可乐全国35家瓶装厂,是否会一一成为其加码中国的目标?
至记者发稿为止可口可乐方面尚未对会否接受该部分股权作出回应。
注意
受让方要求倾向可口可乐
记者注意到,公告七项关于受让方的要求中,三项锁定了与可口可乐公司曾有“关联”的条件,具有相当强的排他性。除了受让方在提出受让申请同时交纳与起拍价相等的2080万元保证金外,还要求受让方具备与外资企业合作的管理能力和商业信誉,“具有与可口可乐合作经营经历的优先。”
“这对可口可乐而言并不难,其他要求也有倾向于可口可乐的态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食品饮料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要求中称受让人还要具备与可口可乐中国实业有限公司同步向哈尔滨可口可乐增资的能力,并能满足同步增资的要求。说明在未来该公司中,占有这部分股份的受让人没有太多话语权,却又要时刻跟随别人指定的发展计划。“要是可口可乐自己出手,一切就会变得简单得多。”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和百事可乐不同,可口可乐的瓶装厂合作伙伴相对集中,加之可口可乐反复承诺加大在华投资,并肯定中国市场,一手操盘会使得未来的发展进程更为平滑。
本报记者 方南 江华 实习生 张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