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新增贷款859亿较上月减少2/3;今年前两个月新增贷款已超过去年全年六成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
本报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昨日在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行会保持利润的持续增长,并努力使增长更好一些。他还透露,工行今年前两个月新增贷款共计3380亿元。由于1月份工商银行新增贷款达到了2521亿元,因此,2月份新增贷款只有859亿元,仅相当于1月份的1/3左右。
据了解,1月份各家银行信贷增长都比较多,票据融资快速增长是主要原因,工行情况同样如此。在工行1月份新增加的2521亿元贷款当中,票据融资达到了1350亿元。据业内人士透露,2月份多数银行都压缩了票据融资的规模,工行贷款规模缩减应该也是票据融资压缩的缘故。如果扣除票据因素,实际贷款增长数量与1月份相比不会有较大幅度减少。
他认为,前2个月新增贷款大幅增长是完全正常的,因为去年从紧货币政策挤压了一些信贷需求,今年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后,工行对部分企业的合理信贷需求给予了支持,导致前两个月信贷投放较去年同期增加较多。
杨凯生说,到目前为止没有关于战略投资者减持工行股份的任何消息可以披露。他说,应该看到去年几家银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股份是因为自身现金流不足,不是对中国银行业缺乏信心,相信这些投资者在减持时候是非常矛盾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工行在积极放贷的同时也非常关注贷款质量。据杨凯生介绍,工行对于信贷的把关非常严格,不符合产业政策、属于重复建设和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不会获得信贷支持。“工行既要贯彻落实政策,又要为持续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不能通过信贷投放增加日后经济结构调整的困难。”他说。
杨凯生表示,温家宝总理工作报告中提到了M2和贷款增速目标,这是政府和监管部门对今年货币供应量的一个总体期望和要求,各家银行会根据经济发展态势,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经营管理水平来决定各自的信贷额度。具体到工行来说,目前确定的目标是全年信贷增长5300亿元左右。“去年年初工行的信贷计划是3650亿元,最终实际值接近5300亿元,有相当一部分是去年四季度投放出去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信贷节奏的把握是和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吻合的。今年我们会继续保持信贷持续平稳的增长,一方面为企业资金需求提供积极支持,另外一个方面把持好信贷投放的风险。”
关于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商业银行经营压力问题,杨凯生说,目前来看金融危机没有见底,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继续显现,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也会带来影响,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不过,工行已经对今年的经营情况做过分析,年初的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的发展目标,工行会保持利润的持续增长,并努力使增长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