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刘莎莎
本报讯 面对经济寒冬,青岛啤酒(600600)董事长金志国坚定地认为“寒冬下,不能无所作为”。他把现金流形象地比作血液,认为当前要通过“防止贫血、设法输血、积极造血、主动止血”等方式来保持健康的现金流,让企业在血液畅通的环境中稳健发展。
金志国说,防止“贫血”就要严格控制资本性支出,既不能在投资管理上把许多现金变成固定资产,也不能在运营管理上把许多现金变成存货。按照啤酒发展的专业化方向,青岛啤酒将把有限的资本投入聚焦于质量提高、效率改进、节能降耗以及安全环保项目,严控资本投入式产能扩张。增加产能也主要通过工艺技术改进以及技术创新提高效率。
据介绍,青岛啤酒目前的现金流非常充裕,近几年每年的经营性净现金流量都高达10亿元以上。但现金流充裕并不代表青啤的保守,金志国说:“当遇到能够为公司提供战略支持的项目时,也会果断出击。”去年11月,青岛啤酒就是在经济寒风愈刮愈烈的形势下,出手收购了烟台啤酒,既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又巩固了青啤在山东的基地市场。
设法“输血”成为青岛啤酒探索研究低成本融资的方式。在危机到来前,青岛啤酒以大大低于银行利息的成本发行可分离转换债券,成功融资15亿,既解决了经济危机之下的资本储备问题,又节省了大量财务成本。
在“造血”方面,青岛啤酒则通过强化营销、开拓市场增强造血功能。通过推行“品牌+基地市场”丰产又丰收的盈利模式;通过强化“大客户+微观运营”的网络开发模式;通过抓“大系统,小尖刀”的组织协同模式;通过抓品牌传播、消费者体验、产品销售“三位一体”的产品推广模式,追求效益最大化。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中,青岛啤酒通过这些措施,既保持了在美国、欧洲等传统市场的存量,又开拓了在中美洲、澳洲等新兴市场的增量。
此外,青岛啤酒通过强化内控监督、防范风险,主动“止血”。当国际汇率急剧变动时,青岛啤酒通过及时调整结算币种,减少了对出口产品利润空间的挤压,使出口产品保持了应有的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