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傅光云实习生 黄烨 发自上海
在经历了奥凯航空停飞、鹰联航空欠费等麻烦后,最近,均瑶集团似乎也遇到了棘手事儿。
昨日,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均瑶集团已单方面中止了和吉祥航空机载读物《如意时空》经营方上海乐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合作。但此举遭到了上海乐旅的强烈抗议。
惹上纠纷
据悉,上海乐旅从2007年9月开始经营《如意时空》,原订双方合作3年,为宣传这份杂志,乐旅已投入上百万元。在收到均瑶的解约通知后,乐旅曾提出和解方案,但遭到拒绝。目前,在春节之后的最新一期《如意时空》杂志上,已不见了上海乐旅的名字。
“均瑶集团确实违背了相关合约和法律,我们仍希望能够进行庭外和解,但均瑶方面一直没有回应。”乐旅负责人蒋先生告诉记者,“如不能庭外和解,我们只能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
但均瑶方面负责发行《如意时空》的娄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先是表示不清楚此事,继而拒绝透露此事情进展。
为何解约
有业内人士认为,均瑶集团甘愿冒险承担违约责任,是想通过经营航空媒体获取大额利润来弥补目前所面临的困局。
近年来,航空媒体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蒋先生告诉记者:“乐旅在经营《如意时空》的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
与此同时,均瑶的日子却不好过。有报道称,作为奥凯航空第一大股东,奥凯停飞一个半月给均瑶造成了近1亿元的损失。作为鹰联航空的第二大股东,鹰联拖欠机场费达3951万元,遭到机场制裁,亦让均瑶损失巨大。其控股的另一家吉祥航空公司虽然去年盈利1150万元,但也主要得益于民航总局的救市政策。更让均瑶沮丧的,恐怕是全球民航业的低迷。
而均瑶的地产、乳业等项目目前也面临着发展困境,甚至连均瑶集团实际控股的股权都被反复抵押给银行。
然而,均瑶收回航空媒体业的经营权,真的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均瑶的资金链缺口吗?
媒体业资深人士分析,均瑶集团能否如愿介入航空媒体领域并盈利,尚难预料,但可以肯定,由于受整体经济形势拖累,2009年传媒业面临着多方面的考验。该人士进一步指出,吉祥航空仅仅开办两年,其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与南航、东航这样的国有航空公司不可同日而语,资源十分有限,潜在广告商容易受这次事件的影响,在投放时会有所顾忌,即便是已签约的广告客户,也可能会因杂志经营主体的变更重新考虑投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