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资减持
周五,香港市场风传:(01398.HK)三个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的禁售期到今年4月28日结束。而其中的高盛已委托数间大中华基金在香港市场试盘,测试基金接货意向。受此影响,工行H股开盘后急速下挫,全日抛压较重,最终收盘于3.25港元,较周四跌1.22%。
记者打电话核实,工商银行北京总部董秘办称,目前没有接到高盛减持的预告,不能核实上述传闻的真实性。
高盛减持可能性高
“从苏格兰皇家银行减持、美国银行减持、瑞银抛空中国银行这些前例看,都是先有传闻后有行动。高盛完全可能也是通过放出风声吸引机构前来询价。”东兴证券分析师袁志强说,今年以来,国外大行减持中国金融资产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1月份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已通过出售中国银行股份108亿股,套现约24亿美元。其急迫之状最近才找到解释:苏格兰皇家银行(RBS)2月26日正式公布,2008年该行亏损达到241亿英镑,创英国企业有史以来年度亏损之最。为了避免这家大型银行陷入破产,英国政府通过注资,目前已持有该行近70%的股份。作为获得政府援助的条件,RBS也在不断剥离海外资产,而将重心放回英国本土的放贷业务。袁志强说,当前全球经济受到第二轮金融海啸袭击,花旗银行都抗不住了,高盛恐怕也有难言之苦,完全可能出售海外资产以自救。
两年已浮赢两倍
记者查阅有关资料,工商银行除汇金、国家财政部并列第一大股东外(各持股1180亿股),第三大股东即高盛集团有限公司,共持有164.76亿股限售H股,其中的一半即82.38亿股将于4月28日解禁。
这些股份的成本可从高盛入股时间大致推算出来。是2006年10月19日公开发行。此前一年,工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汇金公司和国家财政部作为发起人,分别注入150亿美元和保留了原来中国工商银行资本金1240亿元。2006年4月,高盛集团有限公司、安联保险集团、美国运通公司分别认购工行A/H股发行前的H股5.7506%、2.2452%和0.4454%。这些股份相当于俗称的“原始股”。由此可以推算,高盛、安联、运通的持有成本大约为每股1.10港元左右,经过2007年6月、2008年6月两次派息,目前每股成本应在1港元以下。
如果以昨天收盘价为基准,高盛即使以九折全部配售所解禁的股份,预计获利也将达160亿港元以上。除高盛外,安联及美国运通公司亦分别持73.36亿股及12.76亿股工行股份,而早前就已传美国运通公司已经定下了解禁期后的抛售计划。
相关链接:
中行确认接到RBS减持通知
汇丰:不会减持交行股份
美银近期能否减持建行存合规性争论
建行否认美银减持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