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慕鸿 赵瑞东
日前,国家原则通过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这对国内铁路车轴生产龙头企业(600495)会有怎么样的影响呢?
2月26日,《证券日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在晋西车轴200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后的间隙,独家专访了晋西车轴董事长牛建国。
原材料储备
已消化的差不多了
《证券日报》:前不久,国家通过的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和4万亿拉动内需计划对公司有什么影响呢?
牛建国:政府出台的产业振兴规划和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将对中国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结构调整等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将是受益方,增加铁路投资,扩建铁路,对机车的需求将会有很大的提升,我们做车轴的将从中受益。但具体到铁路建设的路网和车辆,目前还不明朗。因为,国家政策仅仅发挥导向作用,政府的态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看市场的需求。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同步,现在铁道部的车辆招标还没有开始,目前还在研究和讨论过程中。这一方面是因为原材料的价格一直在波动,另一方面还是目前对铁路运力的需求不大。去年大家的储备太大,金融危机来临后都在吃老底,但是老底总有吃完的时候。从目前情况看,已经有变化了,太旧高速又繁忙起来了,说明大家的储备消化的差不多了。
经营和去年同期差不多
《证券日报》: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如何呢?
牛建国:公司车轴的生产状况,目前是供不应求,一季度已经订满了,二季度的也基本上定了,从总体情况看,今年的总量估计和去年差不多。
《证券日报》:车轴出口情况如何?那部分对公司的影响大吗?
牛建国:去年,晋西车轴生产的车轴出口占到总产量的40%,但是利润较高占到总利润的50%,主要是因为出口的产品大多是精加工后的精轴。现在,国外采购正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的技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产品具有了竞争力。公司的原材料用的都是太钢和宝钢的产品,这两家企业都是世界上一流的钢铁企业,所以我们的产品保证原料钢是世界上最好的,现在加工技术也是最好的,另外中国的产品比欧洲和美国的便宜,这点是肯定的。国际高端车轴的采购已经瞄准中国,未来对中国的期望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