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换股预计将成为未来美政府救助大银行的模板,花旗股价一日暴跌近四成
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宣告破产,美国财政部援助银行业巨头花旗的步伐和决心开始升温。
上周五,为市场广为猜测的政府将把优先股转为普通股,支持花旗集团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状况的方案正式对外公布。美国财政部宣布,在满足一定条件情况下愿意把手中持有的至多250亿美元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转换后美国财政部在花旗集团的持股比例将上升至36%,市场人士一致认为这是花旗集团向国有化迈出的重大一步。
由于转换后普通股东权益被稀释,花旗公司的股票当天下挫39.02%,收于每股1.50美元。
政府持股比例略低于市场预期
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声明,其将以3.25美元/股的价格把优先股转成普通股,这一价格较花旗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2.46美元有32%的溢价。而转股操作完成之后,美国财政部在花旗集团的持股比例将上升至36%,仅略低于此前市场预计的40%.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任董事ArthurLevitt即表示,换股计划的达成意味着花旗国有化又进了一步。在此次换股之后,美国政府去年注入花旗的450亿美元资金中,将仅剩200亿美元优先股股权,转股完成的250亿美元将不再获得每年8%的固定现金分红。这对花旗集团而言,除了直接获得250亿美元的核心资本补充,其每年需要支付的固定股息亦将大大减少,此部分无疑也将是其未来维持核心资本充足的重要来源之一。
此外根据协议,美国政府转换股份的规模,将与花旗说服私人投资者转换股份的规模相挂钩。也即,花旗集团如希望获得这250亿美元的转股规模,必须保证其他私人投资者亦同样将250亿美元优先股转为普通股。
未来美政府救助银行模板
增持股份协议意在缓解投资者对花旗资本基础是否充足的担忧情绪。作为入股花旗的交换条件,美国政府正要求花旗集团重组董事会。财政部将要求独立董事占据花旗董事会的大多数席位。预计根据这份协议,花旗首席执行长潘伟迪(VikramPandit)将会留任。
花旗集团的交易一直受到密切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它对花旗集团财务健康有着重要意义,还因为这一交易预计将成为未来政府把持部分美国大银行的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的一个模式。
不过,市场普遍的关注点却不在此次交易对花旗集团财务健康的积极影响之上,投资者所更为关注的是,这一交易有可能成为未来政府处置其他陷入危机的美国大银行股权的通用模式。而这意味着,随着金融市场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其他曾经获取美国政府援助的金融巨头,亦将步花旗后尘而相继被“国有化”。前期传闻有国有化可能的美国银行上周五下跌25.75%,富国银行下跌15.97%.
经济学家沈明高即认为,除了在短期内提振花旗集团核心资本外,此笔交易令投资者担忧美国政府还将把其他金融或非金融企业国有化,进而导致未来整个行业运作效率的降低。这一市场情绪在当日得到充分的宣泄,花旗股票开盘当天暴跌近四成既为明证。
不过27日,花旗的另一大股东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发布公告称,将配合美国财政部的行动,将持有的优先股以每股3.25美元的价格转为普通股。转化完毕后,GIC在花旗的股份约为11.1%.
相关专题:
花旗的拯救之路